第六章(第1页)
第六章
草堂初建好这年,虽然过了秋收,不善农作的一家,看似又要度过困顿的冬日,为此杜甫伤透脑筋,成都官府以及好友都已经关照过自己,就算远离战乱的富庶蜀中,征税的压力全部压在尚未波及战乱之地,每户人家沉重的压力,让他无法多开口要求帮助。
这时能够出手帮助的,恐怕只有即将上任蜀州刺史的高适了,要他开口向朋友请求帮助,又是万难,只好用最擅长的诗作。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即使如此,他至少还有朋友可以救难,但是身处战乱的人民,又有谁可以帮助?于是口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早已从观察世间炎凉到成为受尽艰辛的一员:
「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
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
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
过路的人站在旁边询问原因,回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
有人十五岁就到北方驻防,四十岁又被派到河西去营田。
走时年少里长替他缠头巾,归来时发已白又要去戍边。
边疆的战士已经血流成河,而皇上扩张领土没有穷尽。
你没听说华山东边二百里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田荒芜。
即使那有健壮妇人来耕种,田里庄稼东倒西歪不成行。
即使关中兵能吃苦耐鏖战,被人驱遣与鸡狗没有两样。
老人说征夫怎敢诉说苦怨,今冬关西兵仍打仗未休整。
县官紧催租租税从哪里出?百姓相信生儿不如生女好。
生女还能嫁到街坊四邻处,生儿白死埋没在荒郊野草里。
你没看见在那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白骨遍野无人收。
那里的新鬼含冤旧鬼痛哭,阴天冷雨凄惨哀叫声不断。」
初平四年,与年号不相符的气象,就从延续去年底的兖州战火开始。
去年底才刚到封丘时,袁术就接到消息,三路盟军中陶谦已经被打回徐州,单经、刘备在青州在高唐被袁绍从魏郡南下击败,想要包围兖州一举拿下曹操的意图,已经去掉一半,黑山贼、匈奴都曾经被曹操打败过,接下来的就只能靠自己。
刚从东郡回鄄城屯兵休养的曹操,准备迎战袁术,与袁绍结盟的刘表这时出手,既然南阳是属于荆州,袁术进驻的封丘在东郡与陈留间,也就是在曹操的地盘兖州,粮食运输这条命脉,就被掌握在刘表手上,早想把他从荆州赶出去的刘表,立即派兵将封丘与南阳间的道路派兵阻绝,也就是「断粮道」,不管是赢还是输,都无法回归南阳,逼使他只能孤注一掷对决。
到达封丘的袁术派出前江夏太守刘详进军匡亭,才刚抵达就接到消息,知道刘表断了自己的后路,虽说这次出征本来也就不想继续待在南阳受刘表的气,但是被抢先断了粮道,逼使自己要跟曹操尽快决胜负,当今之计唯有先保住封丘、匡亭,再想办法突破曹操防线。
但是曹操岂是会让袁术在自己地盘慢悠悠的站稳脚步,在陶谦、刘备被击败后,黑山贼、匈奴一路也不足为惧,当下就是要先拔掉刘详占据的匡亭,届时袁术在封丘也无能为力,这动作要快令袁术反应不及。于是再度秉持兵贵神速,无视匡亭与封丘仅仅三十里,不到一日即可到达的距离,以重兵快速袭击之下,还没等到袁术援军抵达,匡亭的旗帜就从「袁」换成「曹」了。
现在袁术的选择不多了,是继续保守封丘?还是抢回匡亭?就在他看着匡亭城头上飘扬的「曹」字旗的同时,曹操一点时间都不给,开门率兵就往他这边冲杀过来。一阵冲杀之下,军队四散,这下也没什么好选择了,赶紧带着残兵往封丘撤退,但是退往封丘就可以吗?
曹操联络好友、也是自己人的陈留太守张邈,一起发兵围攻封丘,毕竟自己的军队也不是太多,要分兵防守各地的情况下,能够动员包围封丘的兵力还是不足,叫来张邈一起包围比较有胜算。看到这情况的袁术也很聪明,趁张邈援军还没到达、形成包围网之前,从包围最少的西南突围而出,全力往雍丘奔逃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