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章

浣花溪寺窗外稀稀落落的下着雨,杜甫身体不适,只好斜靠着窗边,看着浣花溪畔:「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鷘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入小舟。」虽在乱世,自己与家人好歹在成都众朋友帮忙下,总算有个栖身之所,已是万幸,更多人流离失所,甚至丧失生命,想到此不禁回忆起逃难经过。

忆起当年因为奸相李林甫作梗,本来玄宗选拔「通一艺者」,李林甫为了私欲,上报『野无遗贤』,让应考的考生全部落第,从此过着十年看人冷暖、只能依靠权贵的贫困生活。好不容易在四十四岁那年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一低阶职位,却因杨国忠与安禄山矛盾,加上玄宗的放任,在杜甫任官的同一月,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变,为了安全不得不逃难,更将家人安置在鄜州羌村避难。

肃宗灵武即位之后,次月单身北上灵武,不幸在长安被俘,同时被俘还有王维等人,自己官小不被重视,没有遭到囚禁。被俘期间眼见国家遭逢变乱后的残破以及叛军的残暴,写下《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心中所想是:「虽然山河还在但国家残破,尽管春归京城却草木丛生。可怕的战乱使我无比痛苦,看见美丽花儿会迸出泪水。和妻儿离别叫我万分怨恨,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暗自心惊。如今已是三月,战火依然不停,交通完全隔绝,家信要值万金。愁白了的头发越抓便掉得越快,稀疏短发连簪子都已插不稳。」

还有《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意思是:「祖居少陵的自己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

看到唐朝王孙凄惨下场写下《哀王孙》:「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他在这里想说的是: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哇哇。

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吓得达官们,为避胡人逃离了家。

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

有个少年,腰间佩带玉块和珊瑚,可怜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

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身上无完肤,遍体是裂痕和伤疤。

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

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待你重要的话。

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

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

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

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终于在至德二载,郭子仪率领朔方军来到长安以北,趁叛军的目光都被郭子仪大军吸引,看管压力减低的时候,冒险从金光门逃出长安,跌跌撞撞的终于抵达凤翔,当下情况真的是凄惨无比,「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肃宗感念自己的忠诚,任命为左拾遗,虽然是低等谏议官员,总算是当上中央官员。

官运真是蹉跎,当上左拾遗不久又被免官。原因是肃宗宰相房管,只是个空谈的高手,却夸下海口收复长安,使用车战却拘泥古兵法,用二千牛车加上步骑对阵安禄山的精锐渔阳突骑,更有监军邢廷恩催促出战,在陈涛斜遭遇大败,四万唐军惨遭全军覆没,逃回凤翔面对肃宗大怒的房管,就常借病不上朝,却在家中清谈与听门客弹琴,董廷兰藉房管权势收受贿赂,遭到御史弹劾贬为太子少师,自己因为交情上书肃宗:「罪细,不宜免大臣。」惹得肃宗不悦,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但仍不免遭到株连,干元元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永远离开中央官场。

从贬官华州开始逃难的生活,接连到秦州、同谷,终于在干元二年底抵达成都,这段逃难过程,让自己从汲汲营营于求官,渐渐开始观察社会上因为动乱而受波及的人民,感叹「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他在窗边想着,思绪又想到后汉末年的动乱。。。。。。。。。

中平六年,开年就天象不顺,似乎隐喻着天下将有大事。二月凉州,去年十一月时奉灵帝诏命前往陈仓抵御凉州羌氐变乱的左将军皇甫嵩、前将军董卓,死守陈仓至今,乱军围攻八十余日没有得手,感到士气消耗殆尽的首领王国,只得引兵退还凉州。认为乱军因攻城造成士气低落退兵,此时正是追击好时机的皇甫嵩,遭到同行的董卓以兵法中『穷寇莫追』反对,表示「所击疲师,非归众也;以整击乱,非穷寇也」。皇甫嵩认为撤退的凉州乱军并非走投无路,而是疲惫不堪,追击必定可获胜。决定把董卓换到后军,自己独自领军追杀,斩杀乱军万余人,大获全胜之下两人却结下梁子;乱军撤回凉州后废掉王国,胁迫前信都县令汉阳人阎忠担任首领。

去年刚担任下军校尉的鲍鸿率西园禁军讨伐葛陂黄巾,结果大败而归,上军校尉宦官蹇硕对此非常的不高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下令将他问罪下狱,以征战无功问罪处死。即使处死他不会让局势转好,天下各地黄巾余党依然互相呼应,声势复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