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02(第2页)
就在出发前往长安前两日,这天下午突然有人敲门,诸葛玄心中纳闷,今天应该没有与人有约才对,打开门定眼一看是陌生的身影,直言是山东阳都诸葛家的人把信交付,把信交给诸葛玄后陌生人就离开。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收到老家的信,拆信后才知道家里出大事,让他心思烦乱,书也读不下去了。
隔天他进府衙求见。刘表疑惑明天就要出发去长安,这时求见自己是为何?虽是疑惑还是让他进来,随即表示:「昨日家中来信,家兄已于日前在泰山过世,遗体已经运回阳都老家,家中事务无人掌管,能否让在下完成长安之行后,回阳都处理家兄丧事。」刘表乐得给这个顺水人情,反正幕僚少了他也无伤大雅:「诸葛玄兄哪的话,当然可以,时间多久都没有关系。」隔日拜别前往长安。
孙贲统领孙坚部众扶送灵柩,长子孙策年十八,从庐江舒县赶来南阳,和堂兄孙贲商量将父亲安葬于曲阿,孙氏家族迁居徐州广陵郡江都,看着身旁眼神炯炯有光的弟弟说:「仲谋,日后一定要让孙家扬眉吐气。」孙家选择江都理由除了暂时离开袁术之外,江都位在徐州,目前是黄巾之乱后少数没有战乱之地,徐州刺史陶谦与袁术友好也是原因之一。
得知徐州名士张纮也在江都,孙策数次前往拜访请教。他是徐州广陵郡射阳人,年少时游学雒阳,对于易经、欧阳尚书、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等,无不熟稔,曾被郡内举为茂才,不管是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人征辟,一概婉拒,不知是天生骨傲还是看透后汉朝廷腐败,不愿参和;黄巾之乱爆发后,为了避祸就到江都,同时在此地服母丧。
这天孙策又来拜访,表示这几日交换研究天下大势,得益颇多,想听听对自己规划的看法:「现在汉朝国祚衰微,天下纷乱,英雄豪杰都各自拥兵自重,发展势力,无一人能化解天下危乱。先父曾与袁术一起讨伐董卓,功业未遂就被黄祖所害。我虽年轻识浅,心有志向,想先请求袁术把先父旧部交给我统领,到丹阳郡去依靠舅父吴景,收拢流散兵士,东据吴郡、会稽,报仇雪耻,做朝廷的外藩。您觉得如何?」张纮自谦::「在下见识浅陋,又服丧在身,对您的事,实在难以帮忙。」
孙策再说:「您的大名远近驰名,名闻遐迩。四方之人无不向往仰慕。我的打算,成与不成,请您一言而决。务必要对我直言相告。倘若志向得伸,父仇得报,绝对不会忘记您的教悔之恩。」说完涕泣而下。张纮受到感动就说:「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职分。您继承父辈威烈,骁勇善战,如真能栖身丹阳,召集吴郡、会稽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届时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匡辅汉室,建立功业,不亚于齐桓公、晋文公,定会流芳千古,岂只于外藩诸侯呢?目前世道多难,想建功立业当南渡,我将与友人前去襄助。」孙策闻言大喜:「一言为定!我立即开始策划!吾尚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就此托付给您。希望您多加照顾,我就没有后顾之虑。」
掌握长安大权的李傕,让诸将领都封官后,第一个危机就马上到来,同样也是来自西凉的强人马腾、韩遂领兵向长安而来。原本董卓领兵前往雒阳之时,就有拉拢二人,却没有随之入京,现在董卓亡故,掌握朝廷的李傕等人远不如二人,长安不久前被李傕军队劫掠,早就没有多少粮食,万一来攻,恐怕称不了太久,只好假朝廷之命封官二人作为安抚: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这两人也很聪明,马腾屯兵于郿,就是不久前董卓修筑的城池,韩遂回兵金城,明显是为了箝制李傕。
李傕稳住马腾后,假借朝廷之命派人前往南阳封官袁术,使者发现吕布一行在南阳,回长安后将此事禀报,李傕当即去信要求袁术交出,没想到他已经先行离开,李傕发布朝廷通缉公告并行文天下。
离开南阳的吕布,一路北投张杨而去也是张辽建议:「张扬念故旧之情,在河内与将军、在下交好,此次困穷而投,必会接纳将军。」吕布再不迟疑,驱马北上河内。要说当年三人谁最风生水起,本来应当是吕布,现在可就是张扬了,他见了二人也没什么高高在上的态度,就像是当年同僚一般,令吕布一行人安心下来。
没多久,朝廷通缉吕布的公告就来到河内,吕布与高顺、张辽这时也感到头痛,他是仗义,但是朝廷命令他会违背吗?从出逃长安后第一次感到害怕,决定趁他还没下定决心之前,赶紧不告而别。要投奔哪边呢?高顺认为既然已经到了河内,河北最大两个势力就是袁绍、公孙瓒,袁绍虽然与我们之前为敌,现在李傕掌握朝廷,袁绍必定是反对者,前往冀州会比投奔公孙瓒来的稳当。隔天吕布一行人借口要出城练习,随后就往冀州直驰而去。
离开襄阳到长安报告荆州情况的诸葛玄,完成刘表交付的任务后,兼程转往阳都老家而去,想到以前和兄长一起读书的日子,又想到留下的三子二女,不禁又难过起来。
到了阳都,戴孝的诸葛瑾早在门外守候叔叔回家,其余弟妹与继母在内堂守孝,看到诸葛玄跳下车,赶紧上前迎接。心疼的看着今年才刚十九的侄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拍了拍诸葛瑾,叔侄二人一同进屋。进屋看到兄长的灵柩,转头看到大哥的继室、未成年的诸葛亮、均以及两个侄女,不禁又潸然泪下,随后擦干眼泪开始操办大哥的丧礼事宜。
长安方面,李傕、郭汜等人接见过代刘表朝贡的诸葛玄后,打算拉拢荆州作为外援,至少不要坚定站在袁绍那边。又假朝廷之命派出使者前往荆州,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加封成武侯,假节,让献帝称他为伯父,同意荆州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府辟召,仪同三公,这一连串的官职、特权,让刘表的威望大大提升,李傕等人万万没想到封赏刘表同时,也减弱同在荆州先前示好的袁术影响力。
龙凑之战后,想要趁得胜公孙瓒的势头,一鼓作气大挫锐气的袁绍,派出崔巨业领兵攻打故安,故安地形多为山地,只有少许的平原,也是巨马水与易水的上游,故安对于骑射为长的公孙瓒,无疑是最不利的地形,袁绍自信自己的步兵能够取胜。围城近半月,还是久攻不下,无奈粮草将尽,逼的崔巨业只得下令拔营撤军,没想到公孙瓒早就领军在故安附近,苦于故安地形不利于己,迟迟没有现身,这时前方探子回报袁军准备拔营,让公孙瓒两眼放光,决定等撤军途中追击。
崔巨业领军的袁军,撤退到巨马水附近的时候,突然后方马啼声大作,随后弓箭飕的一阵射倒后军,原来是公孙瓒率领的三万兵马到了,袁军此时不顾阵形,人人抢渡河求生,连主将崔巨业自己也顾不得兵卒,自己驱马逃亡,公孙瓒在巨马水一阵冲杀、持续追击到平原,袁军阵亡超过七八千人,大伤元气。抵达平原的公孙瓒,让田楷、刘备共守平原,巨马水之战稍稍挽回之前的颓势。
九月长安,掌握朝廷大权的李傕等人,要挟朝廷封官,以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以贾诩为左冯翊,西凉军将领的气势,似乎无人可挡。
经过将近半年的追逐,终于在济北、身亡鲍信原来的任地,将青州黄巾残党的主力全部击溃,黄巾残党举众投降,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对于饱受兵祸的兖州来说,不仅是补充人口,更是增加经济实力的大进补,就从降卒中挑选精锐组成「青州兵」,成为军队的骨干力量,收降青州黄巾,标志着曹操正式入主兖州全局,成为兖州之主只差朝廷的一纸任命状。
这纸任命状却没有降到曹操头上,朝廷得知兖州刺史刘岱战死,改派京兆尹金尚担任兖州刺史。说是朝廷派命,目前把持大权是李傕等人,与袁绍是势不两立,曹操目前还算是袁绍阵营一员,很难说不是故意给难堪。
好不容易血战半年才把兖州给大致平定的曹操,面对跑来一个金尚就想抢走自己的成果,平白就想当现成的太平刺史,要他拱手相让?派出探子打听金尚入兖州的路途后,派出一支部队在半途截击,根本没有多少兵力的金尚,马上就被打的抱头鼠窜,往南阳投奔袁术而去,这下曹操终于坐实兖州之主的位置。
十月,发生一件让献帝非常不痛快的事情,李傕上奏表博士李儒为侍中,献帝当下表示:「李儒当年是弘农王郎中令,逼迫设计杀害我兄长,我还没跟他算账,别说升官,只能论罪!」李傕进一步威逼:「这是董卓所为,并非李儒本意,不可加罪!」很明显的告诉献帝:今天李儒就只能升官,没有其他选择。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随自己喜好任免官员,常纵兵劫掠,长安、三辅附近百姓不是被劫掠,就是出逃故里。
被曹**走的正牌兖州刺史金尚投靠南阳,袁术也在荆州被刘表压一头,想用金尚这个正当名义把势力发展到兖州,考虑到曹操毕竟刚刚战胜青州黄巾,收服不少精锐,以地盘来说也比自己的南阳大,如果正面冲突,自己胜算也不大,想到修书给和与袁绍对立的徐州牧陶谦、幽州的公孙瓒,除了要求同盟外,更要求牵制袁绍、曹操;再派使者到黑山军张燕、匈奴单于处,邀请二者共同从魏郡出兵,进攻东郡,为自己助威,自己从南阳出封丘,威胁曹操大本营东郡。为什么袁术要离开原先富庶南阳北上?除了袁术自己奢**肆欲,征敛无度,造成百姓民不聊生,人口外移,最重要的是袁绍、刘表的同盟,让袁术在荆州实在难以度日,才想到联合各方,对准立足未稳的曹操下手。
起初为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的陶谦,主要任务是剿灭徐州黄巾,因为自己是丹阳人,就从家乡招募了一批强兵。丹阳兵可不寻常,作战神勇是因为丹阳郡是山越人的聚居地,当地民风强悍、骁勇善战,各方霸主都想招募的重要兵源,也是他的根本所在。他利用各种方式,软硬兼施的情况下,让徐州当地望族都为他效命,例如征召徐州名士琅琊人赵昱为别驾司马,起初并不同意,用刑罚威吓逼其屈服;又如赵昱好友彭城人张昭,同样受到征召,即使下狱也不接受征召,最后是赵昱求情才得以获赦出狱。也是靠着当地人才能将徐州黄巾压制驱逐出境。
苦于四周没有盟友的陶谦难以发展势力,北海孔融不足为惧,猖獗的黄巾残党却很难对付,西面兖州走了软弱的刘岱,取而代之是更棘手的曹操,袁绍就不用说了,若要引援,公孙瓒远在幽州,虽说与袁绍互有胜负,毕竟鞭长莫及。这日在州府沉思之际,衙役送来一封来自南阳的书信,拆信阅毕,立即修书回信,一边命人点阅兵卒粮草,准备出兵到兖州发干,牵制曹操。
在此同时,幽州的公孙瓒派他任命的兖州刺史单经向南进驻高唐,与平原国相刘备共同牵制东郡的曹操,黑山军的张燕与匈奴于夫罗这时也逐步进逼东郡,最后袁术自己率军出南阳,屯兵在封丘并准备进兵东郡,打算同时四路大军进攻,一举拿下兖州与曹操。
陶谦为何选择发干牵制曹操?首先是距离曹操根据地之一东武阳不过四五十里,有直接威胁性;其次是发干附近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袁绍若发兵前来是仰攻,曹操发兵则要先通过河水。第三是附近有黄河与沽河等水系,不是一马平川的平地,以骑兵为主的军队进攻会更加困难;汉朝经过黄巾乱后,饥馑加上兵祸,各地的农作收成大不如前,陶谦所在的徐州少有战乱,粮食充足,不论袁曹来此,只要进入长期对峙,都有信心拖住一方,让袁术顺利攻占兖州,算计不可不精。
战争毕竟不是脑袋想想就可以,得知袁术联合公孙瓒、陶谦、黑山军、匈奴等势力,想要围攻兖州的曹操,赶紧联合袁绍,要来个个击破,首先目标是深入兖州的陶谦,另一边的袁绍派出手下青州刺史臧洪对付单经与刘备。
战阵经验缺乏的陶谦,虽然有号称天下精锐的丹阳兵,与曹操领军能力上的差异成为关键。秉持兵贵神速的曹操,从濮阳北上打的他措手不及,没几天就支撑不住,仓皇带兵逃回徐州。接着臧洪从魏郡南下,击败刘备、单经联军,解除兖州北面之危,才刚刚抵达封丘的袁术,已经失去两路援军。
一边应付这个情况的曹操,想起幕僚毛玠之前提议:「袁绍、刘表虽然人多势众,没有深谋远虑,应该迎奉天子以挟诸侯,使我军具有正义名分,还要广修耕植以蓄军资,这两者都是霸业之道。」接着想起之前太仆赵歧奉献帝之命宣抚关东,袁绍和自己领兵到几百里外迎接,分别时约定将献帝迎回雒阳,决定把毛玠提拔为功曹。
也决定派出王必出使长安,他是曹操起兵时就跟随至今的能吏,可说是心腹之一。除了挂意毛玠与赵歧的话之外,出使长安还打了几个心思,首先是曹操的兖州刺史是袁绍授意,以自己的武力驱逐青州黄巾,接替战死的刘岱,逐出朝廷任命的金尚,至今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朝廷在李傕等人掌握中,想藉由与李傕等人和解,取得朝廷任命的正当名分,稳固自己的地位。
其次是如果想要实现与赵歧的诺言,迎奉献帝于雒阳,必须先联络忠于汉室的大臣,如黄门侍郎丁冲、钟繇等人,丁冲是曹操的同乡老友。扳倒李傕是想要迎奉献帝的前提,联络丁冲等人是要了解这些人的弱点。
接受曹操命令的王必,前往长安途中路经河内,遭到张杨截下,眼看任务失败在即不由得心焦,还好董昭出言劝阻。他在界桥之战时还在袁绍阵营,怎么会现在出现在河内,难道是袁绍派来的间谍?
董昭,济阳定陶人,举孝廉开始仕途,历经冀州瘿陶、柏人县长,担任袁绍幕僚的参军职务。去年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前,袁绍收到密报,巨鹿太守李邵与所属官吏,见公孙瓒军力强盛,有意投靠,如果成真,那不只是后院失火,还没跟公孙瓒开打就输一半了,袁绍赶紧任命董昭兼任巨鹿太守取代李邵。袁绍问他:「有什么办法制驭这些叛徒?」他回答:「单凭在下一人,没办法消除这些人的阴谋,在下想假装同意与他们合作,引诱他们说出详情,再根据情况临机应变制驭众人,计谋只能说到这边,因为情况变化无法详细规划。」袁绍当下认可,让他立刻前往巨鹿。
巨鹿城中,孙杭家里几十个人忙着进出李邵跟主要官员家里,密谋投靠公孙瓒其实是李杭一家策划,鼓动太守与官吏同谋。董昭出发前就派人到巨鹿了解情况,进城前于是以袁绍的名义伪造檄文:「袁绍大人俘获公孙瓒的探子安平人李吉,根据口供表示公孙瓒会来进攻巨鹿,原孝廉孙杭密谋作为内应,此檄文传至城中,将李杭与策划一干人者逮捕,以军法论罪,罪仅止于犯罪者,家属一律不论,」董昭依照自己伪造的檄文内容,将李杭等人斩首示众,以为警惕。原太守李邵以下,惊惶不定,经董昭安抚,巨鹿终于安定。此事过后向袁绍报告详细经过,深以赞许。
董昭接任魏郡太守后,派人了解郡内情况,发现情况超乎己方想象,盘据郡内的贼军数以万计,黑山军各军与叛军间来往频繁,除了使者往来,还互相买卖交易,俨然把魏郡当做自己地盘一般。董昭了解情况后,找机会离间黑山军,心生怀疑,趁贼军疑惑不定,不会互相协助之际,出兵各各击破,两天三传捷报。
袁绍从讨董之战后,与张邈有嫌隙,屡次想指使曹操杀他。董昭的亲弟弟董访当时正在他手下任职,袁绍身边亲信眼红受到器重,谗言董昭是他的内应,可叹袁绍竟然相信,想对他治罪,就在动手前,要求袁绍派自己去长安晋见献帝、上表朝廷,真实目的是想趁机脱离,袁绍大概想万一死在路上也省的自己下手,吩咐他交还朝廷渤海太守印绶,董昭立即就动身离开,才到河内就被张杨强行留下,另外派人代替去长安交还印绶,朝廷封董昭为骑都尉。
张杨坚持不肯让王必借道河内前往长安,董昭劝说:「袁、曹虽然是一家,但是不会长久联合。曹操虽然现在势弱,实在是天下的英雄,您当与他结交。现在正有机缘,应该帮助与朝廷联系、上表荐举;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与曹操的情谊将能够长久。」张杨的河内一直被袁绍垂涎,如果能够结好曹操,将来万一有变也有外援,这下不仅放行王必,张杨也派董昭与王必同行,更上表朝廷举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