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页)
第十三章
杜甫在成都最欣喜的事情,莫过于接到或是知道亲友的消息,这天得知好友严武从绵州刺史改任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的消息,令他非常开心。朝廷为了对付吐蕃,把剑南、东川、西川合为剑南道,把支度、营田、招讨、经略等权力集中,剑南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
同时又辗转从朋友口中得到好友李白游白马时所做的《发白马》: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细读诗作中好友借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自己心想若有这么英勇的将军,能否一扫安禄山起兵以来的兵祸?如果真有,杜甫寄望好友严武就是这个人:
「将军骑着白马出发,旌节拥簇度黄河。
箫鼓喧天满川岳,犹如沧溟涌起洪波。
声碎武安之瓦,易水悲歌无法比拟。
铁骑若雪山云涌,饮流可以干涸滹沱河。
扬兵聚猎西边的月窟,转战夺取朝那城。
倚剑登上燕然山,边疆烽火台连绵嵯峨。
长城外萧条万里,五原关内耕作繁忙。
将军用武力扫清大漠,虎皮包裹金戈。」
去年无战事的新年,彷佛是奢求一般,新年正月还没过完,人在官渡的曹操决定挥军解决不识抬举、背叛自己盘驻在下邳的刘备。为什么要在面对袁绍这么大压力的情况下,坚持要先解决徐州问题?原因是去年董承以献帝衣带密诏为名,与刘备、王子服等人密谋的计划,在还没有实行前,不知为何竟然泄漏到司空府,使得曹操打从心里感到寒颤,万一与袁绍作战之际,许都发生变乱,别说有希望取胜都会输掉,兖、豫二州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董承拥有直属部队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让曹操耿耿于怀,许都内竟然有自己管辖不到的军事力量,万一出事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献帝来到许都后,尝试过公开笼络或是威胁,不仅无法让董承放弃,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决,毕竟董承女儿是献帝身边的董贵人,掌握大权也无法对皇宫随意动手。
董承的密谋曝光等于给了曹操一个绝好的借口处理这个问题,首先以怕董承、种辑、吴硕、王子服等人得知消息逃亡,派人到这些人家中抓捕入狱,再以父亲谋反的罪名,派人进宫抓捕怀有献帝血脉的董贵人,手下的兵士杀气腾腾的闯进宫里,得知衣带密诏曝光的献帝,派人向曹操求情,请求为自己留下血脉,遭到曹操冷冷的回绝,下令将所有相关人绞杀。
董承原本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理应是献帝痛恨的对象,不过在保护天子东归立下大功,加上送女儿进宫,曹操迎奉献帝入许都之前,可说是朝廷炙手可热的人物。如果说董承只有忠心、没有一丝毫曹操般的野心也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董承与曹操发生利益冲突,完全不令人意外;令人狐疑的是衣带诏,参与人如刘备等人都没有见过此物,曹操与献帝两人的冲突没有到不可转圜的地步,这一切是否是董承他一手操办?
董卓为了避开关东联军迁都长安,与现在是曹营军师的荀攸、议郎郑泰、何颙、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共谋的种辑商议:「董卓无道,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以精兵自恃,不过是一个勇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还在谋画阶段就遭人揭穿,何颙、荀攸被捕入狱,幸运的种辑不在名单上逃过牢狱。忠于朝廷的心志,陪葬在董承企图推翻曹操的阴谋,或许是比起日后可能遭到陷害身死的情况更适合吧。
不管是董承、种辑、王子服或是曾与李傕交好的吴硕,都在护送天子从长安东返雒阳行列中,此次可视为铲除朝廷内反对力量的行动。参与此次阴谋的诸人,只有去年叛离许都据守下邳的刘备得以幸免。趁在官渡对峙空档,针对可能与袁绍连手、在自己东边造成威胁的刘备,成为最优先处理的问题。
表明自己亲自领兵出征徐州决定的曹操,不出意料遭到众将一致反对:「现在与您争夺天下的是北方的袁绍,冀州大军即将压境而来,您却决定先东向徐州讨伐刘备,万一袁绍在此时发动攻击怎么办?」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杰,如果不趁还没成气候前予以痛击,日后必定成为我们的麻烦,或许日后会成为心腹之患,绝对不可不防。」众将了解曹操的意图,如果刘备在徐州坐大,当然有可能会成为麻烦,不过那是以后的问题,眼下担心袁绍南下的压力更为现实。
郭嘉站班出来为众将解除忧虑:「袁绍性情迟钝多疑,即使进攻行动必然迟缓。刘备刚刚创立基业,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昌豨等人也只是见风转舵之徒,并非与他一条心。赶快趁袁绍决策空档进攻徐州,一定能将他击败。」
得到郭嘉支持的曹操,下令挥师东征徐州,务求速战速决,要一举把刘备从徐州赶出去。官渡曹军的一举一动,当然很快就透过前方探子传回邺城,冀州别驾田丰得知情报,赶紧进府向袁绍进言:「曹操从官渡兴兵东向与刘备交战,不会太快就分出胜负,将军应该趁此机会,率领军对袭击他的后军,必然可以一举成功,大大削弱他的实力,还可扶植刘备在徐州牵制曹操。」袁绍再次因为寡断的个性,表示小儿子患病,自己无心力领兵作战。听到上级用这个连借口都称不上的理由推辞,不禁举杖大力击地:「唉!这种万难出现的机会,因为儿子的病放弃,可惜啊,万事休矣!」或许在袁绍眼里,曹操的军队面对自己拥有数量优势,必可如催枯拉朽一般,就算是个机会,也比不上儿子的病情;在田丰眼里大好战机不把握,战争胜负往往只在转瞬之间易手,想有如此机会再临,以曹操的精明恐怕是万难。
让关羽守下邳、刘备自己守小沛就是主要防备曹操的进攻,如今曹操亲率大军从官渡直奔徐州,归附自己的昌豨等人,收到动员信后没有响应积极出兵,更抱持冷眼旁观,让处于劣势的两城情势从互为犄角变成风中残烛。刘备当然没有坐以待毙,派人送信前往最有可能支持的邺城,只是连田丰出言都没用了,这次求援只会是石沈大海。
驻守小沛的刘备得知曹操军将至,亲率数十骑出城观察,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已经能够望见曹军的大量旌旗。本想悄悄回城却遭到发现,逼不得已仓猝应战,不出意料遭到轻易击溃,结果不仅放弃回城防守,也放弃奔往关羽所在的下邳,选择直接往北前往冀州,亲将张飞也随他前往,而在逃走途中发生插曲。曹操攻灭吕布后将杜氏纳入,元配丈夫秦宜禄投降,奉曹操命在小沛留守,张飞对他说:「你老婆都被曹操给夺去了,你还效忠他?」,秦谊禄想了想,于是随之而去,才走了数里远就反悔,想掉转回去小沛,张飞心想让你回去还不泄漏行踪,于是将秦谊禄当场杀死。
如果逃回下邳会安全吗?当然不会。刘备逃走不到一日,曹军旌旗团团包围四周,受命防守的关羽,自知这点兵力无法防守,投降也是断无可能。城内刘备妻子继遭到吕布俘虏之后,再次尝到被俘的酸楚,和上次唯一不同的是,刘备的亲将关羽同时被俘。攻下下邳后,没有放过曾经归附刘备、在曹军进攻时没有支持,意图保持中立的昌豨,没有花多少力气攻破东海,看在臧霸这个『泰山寇』领头人物的面子上,接受他的降服,以免事态扩大。
刘备寓居许都期间,曾多次观察关羽言行,对为人很是赞赏的曹操,多次想要拉拢为己所用,总是未能如愿,如今自然想要同张辽、徐晃一般收入账下效力。虽然遭到生擒,曹操任命他为偏将军,对待就像是亲将一般厚遇,连从自己起家跟随的夏侯渊等人都无法相比,饶是如此关羽的心思却是不同于张、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