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利用用户思维创作文案(第1页)
第一章如何利用用户思维创作文案
我研究的第一本文案书就给了我当头棒喝,书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作者一直在书里强调“用户思维”。
通过那本书,我了解到用户思维很重要,它决定了你能不能火,决定了别人买不买你的产品。
这些道理都很好懂,但问题是,我在真正写文案的时候还是很蒙。
我知道要换位思考,想用户所想,说用户想说。可毕竟我就是我,任何一个文案创作者的阅历都是有限的,我实在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不知道这种思维模式要按什么样的步骤进行,更不知道在对着空白文档时写下的第一个字应该是什么。
更让我焦虑的是,当时市面上没有任何一套课、一本书能帮我把这些问题解答清楚。
也就是说,我们在了解用户思维这个工具后,用它来写文案、做产品还是搞营销,因人而异。别人只能告诉我们工具的使用方法,却无法给我们明确的使用指令。就好像父母告诉我们筷子能夹东西,但具体夹什么东西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可以用筷子夹菜,也可以用它夹虫子、夹钱、夹珠子。
总之,即使我了解了用户思维,但我不知道具体怎么使用它,这就是我学写文案之初遇到的问题。
直到现在,我已经从事了大量与文案相关的工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我终于把“如何真正利用用户思维创作文案”这一框架梳理清楚了。
本书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1。什么是用户思维
避免不了,这个问题我还是得讲一讲。现在市面上解释这个词的书和课有很多,应用场景也是五花八门,我就不再多费口舌去给它下定义了。我认为在文案创作领域,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得更简单些,就四个字—换位思考。
具体要怎么换位思考呢?
请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你马上要去参加一位知名作家的线下签售会,你很喜欢他,想抓住这次机会加上作家本人的微信,并希望能够在日后得到他的指点。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得到他的微信,让他愿意指点你呢?
不会换位思考的你可能会这样说:“老师,您好!我喜欢您很久了,您的xx作品我看了三四遍,觉得您的文笔简直绝了,我可以加您的微信吗?我自己平时也写一些文章,想让您帮我指点指点。”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作家听到你的这番话后应该会很开心,但是他会如何回应呢?
很可能是:“啊,谢谢你的喜欢,就是……我手机刚好没电了,不好意思啊。”
哈哈,话已至此,懂事的孩子已经知道收回手机了。倘若你这时还想着拿个充电宝来,那就实属胡搅蛮缠,没意思了。
你有没有想过,这位作家为什么不愿意加你呢?
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他,你会加这样一个书粉吗?
如果你是作家,平时忙于写作和一些必要的商务社交,加这个粉丝不仅对你毫无价值,也许还会给你带来麻烦,消耗你的精力—你需要帮他指点文章,费脑子且耽误时间……你看,如果你是他的话都不会加自己,那么这位作家又凭什么加你呢?
好了,其实刚才这段想象就是换位思考,那么,我要怎么说才能让这位作家愿意加我并指点我呢?
你可以想想假如你就是这位作家,你的日常生活会是怎样的?
除了写作,肯定还会跟一些圈内的作家朋友聊聊创作,启发灵感,接一些有利于卖书的商务、营销和推广。就算无事可做,你肯定也会花时间看书,提升自我。如果你过的是这样的生活,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去加一个陌生的粉丝呢?
一定是这个粉丝对你有价值,最好是能帮你启发灵感,或者为你提供更实际的商务价值。
那么回过头来,你就可以想想自己了—你身上有什么对作家有用的价值呢?
思考到这里,如果你身上真的具备这位作家所需要的价值,那么你就找到跟他要微信的办法了。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普通人身上很难具备一位知名作家看得上的价值。
那么,我们就没办法了吗?就要放弃了吗?
朋友,没有价值,创造价值也要上,这才是我们和别人拉开差距的突破点。
你可以说:“老师,您好!我喜欢您很久了,您的xx作品我看了三四遍,您有兴趣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影吗?我的一个朋友也特别喜欢您,原本他也爱写点东西,但现在转行当导演了,他一直想认识您。凑巧现在我遇到您,可以先加您的微信吗?改日我好引荐你们认识认识。”
这样说你就有价值了,更有了加作家微信的理由。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撒谎吗?我就算加了这位作家的微信,但根本没有导演朋友可以引荐给他,到时候怎么办呢?
如果你的胆子够大,就可以凭借自己拥有这位知名作家微信的事实,去找一个不知名的小导演,然后用同样的话跟那个导演说:“我和这位知名作家是朋友,他有意找人把他的xx作品拍成电影。”如果你真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帮作家和导演把这件事做成了,那么你们的关系自然就亲近了许多,到时候让他帮你指点文章岂不是举手之劳?
如果你胆量一般,要到微信后,你可以直接把自己的作品发给他看,说不定作家也能帮你指导一二。
当然,以上招数拙劣且漏洞百出。
朋友们,我举出这样极端的例子,可不是为了让你编故事或者去忽悠人的!我想告诉你的是,受限于文学创作本身所具备的部分不可查验性,这样的事情,真的可以通过文字实现!
你想想,如果这类事件在网络社交平台以文字的形式发生,会是什么样?
比如现在炙手可热的短视频领域,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文案:“我有一个朋友……她是xx地方的富豪……她失恋了……她是个高段位‘绿茶’……她做了让人大吃一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