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如何押韵并写出有韵律感的文章(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两个不同的韵母,你可能会说这样押韵不就押得不规范了吗?不是的,朋友,还记得我之前怎么说的吗?我们看押上韵没有,不是看所有的韵脚拼音是否为同一个韵母,而是看韵脚拼音对应的韵母是不是都属于同一个韵部。那“ou”和“iu”

是不是同一个韵部?所以这首歌的歌词是押韵的,只是押的不同韵母同一韵部的韵。

另外,你可能也发现了,里面还有两句歌词:“十年之前(qián),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wǒ)。”这两句歌词没有押上整首歌的韵。那这首歌的歌词就不行了吗?并不是,我相信你一定听过这首歌,知道这两句歌词起的作用。它是这首歌的**,就像情绪分界线。作为分界线,不押韵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就是要明确表示自己接下来要变化了,甚至从这句歌词开始,后面的歌词不再押“ou”和“iu”这两个韵,换另一个韵来押。

所以,你明白我们写现代文案想押韵有多简单了吧?

现在的你或许能写不错的诗、精彩的歌词、顺口的文案。

但也有极大的可能,你写的东西不会有多精彩。不要着急,慢慢来,接下来我继续跟你讲一些练习押韵的方法,用不了几天你就能运用自如了。

(4)如何练习押韵

起初,想写出好的押韵文案是很困难的,不是因为你不会押韵,而是你真正写的时候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字去押。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想表达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不押韵怎么办?不如我选前半句话的最后那个字来押吧,只要找一个和前半句一样韵部的韵脚作为后半句最后一个字的韵脚就行了。

这个韵部的字有哪些来着?

按照以前的规矩,可能这时就需要翻韵书来找灵感了。但是,让我们感谢互联网吧,你可以上网查!

你可以去押韵网站,在搜索栏输入你上一句的韵脚,网站就会给你提供这个韵部所对应的汉字,此时你就可以尽情创作了。

你只需要盯着网站上跳出来的那些字,一个个地想。

要把这个字组成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在不违背我想表达的文意的基础上押韵呢?或许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卡壳半小时,但是莫慌!

这正是学习的过程,你经常写、经常练,以后就会越来越快,直到最后连押韵网站都不需要了,因为每个韵部对应的汉字你已经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好了,到这里,关于文案押韵的事,我已经完全讲清楚了。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聊聊文案的“律”。

2。巧用文案的“律”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文案“有旋律”呢?为什么要让文案“有旋律”呢?相信大家应该经常听歌,如果我让你去读那些歌词,你肯定会不知不觉读得特别有节奏,甚至直接唱出来。不要以为这是歌曲影响你的。

实际上,就算你没有听过这首歌,在读词的时候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个旋律,那就是因为歌词本身就写得具备“旋律感”。

你会发现有些句子读起来就是朗朗上口,有些句子读起来却佶屈聱牙。有些句子排比起来气势磅礴,有些句子组合起来又显得悠然自得。

这就是“有旋律感”的文案和“没旋律感”的文案之间的区别,而孰好孰劣自然不用我多说。你写一篇节奏感强、旋律明显的文案会让人更愿意读下去。注意,是“读”下去。

不要以为你写的文案不需要人去朗读,你就可以不用顾及什么旋律节奏了。

你在看我这本书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读我写的内容?

所以,并非要朗读出声才叫读。阅读,阅读,为什么叫阅读?因为真的会有一个声音在你脑袋里读,只不过没发出声音而已,而任何有声音的东西,只要加上旋律节奏,都能更容易进行下去。

(1)单句文案的律

话已至此,问题来了。

怎样才能让文案有“律”?在开始接下来的内容之前,我先告诉你我们要说的主题,犯不着故弄玄虚。

句子的旋律由平仄决定,整篇文案的节奏由句子的长短决定,二者合一,并称“文案的律”。

你应该猜到接下来的内容计划怎么讲了。我先讲句子的旋律,也就是平仄。

平仄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何为平仄。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这种古时的东西,解释再多大家也不好理解。简单总结一下:所谓平仄,本质上类似于我们现在拼拼音时用的声调,即ā、á、ǎ、à四个声调。但是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它并不是我们现代的声调!

古代汉语的声调也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音调,平声就是平,上、去、入三声则是仄。

但这四声又和现代的四声不同。那么,两者到底有何不同呢?

古代的平声(平)演化成了现在的一声ā(平)和二声á(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