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Chapter2 多结善缘以诚为本铺财路(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嘉诚通过不懈奋斗、长久积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商业世界中的一个传奇。今日的荣耀固然离不开他的勤奋和聪明,但是李嘉诚每每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却一再强调良好的处世哲学和用人之道。

在李嘉诚看来,与下属、客户建立融洽的关系,有了好人缘,大家就会卖力工作,在生意上出力。关系融通了,就会一顺百顺,生意自然红红火火。这都是做人成功带来的好处。

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和衷共济。谁都不可能独来独往,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人成功才能建立融洽的关系,广开财路。

独立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缘广,所谓八面玲珑,自然财源广进。要想人缘好,那就要善待他人。善待他人,能使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碰撞出人生美丽的火花。努力去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吧,你的人脉关系网也会因此散发出和谐的光芒。对伙伴、上级、下属、客户“友善”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长期尔虞我诈的不正常、不健康的商业环境下,懂得友善的人更容易赢得信任,从而建立起长久的买卖关系,才能赚到钱。

与人为善,“诚”字为先

李嘉诚忠告:以诚待人,不怕吃亏,事事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就是赢得真正友谊的最佳方法。

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无诚则无德,无信则事难成。中国人自古以来最重视诚信,而这一点在李嘉诚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嘉诚的父亲,是一个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以教书为生。他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讲一些儒家做人处世的道理,讲仁义道德,尤其讲做人的风骨与气节。他给儿子讲的最多的是一个叫做文天祥的人的故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从小就深深地刻在了小李嘉诚的脑海里。此后,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表现出自己超乎常人的修养和大度。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有一个例子。李嘉诚先生和香港汇丰银行集团的关系极为密切。李嘉诚先生曾经当过汇丰银行的副主席多年。这是继包玉刚爵士之后,香港第二位登上汇丰银行副主席之位的华人。其实,李嘉诚先生在业务发展期间就已经和汇丰银行的关系发展得极为良好。李嘉诚先生的信誉,得到汇丰银行的欣赏,于是早年就在业务上支持李嘉诚先生。李嘉诚先生于业务不断扩张之后,仍然很珍惜和汇丰银行的关系,所以,到今日,汇丰银行仍然是长江实业及其属下机构众多往来银行中重要的一家银行。

从这一点,我们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在商场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在商场内,一样有朋友,甚至有深交。但在商场内,生意人是否能够找到朋友,甚至是真挚的朋友,主要视乎你怎样对人。对人真诚,你找到真朋友的机会就一定会比对人虚伪的人大得多。从李嘉诚先生的为人处世,我们看到他是处处以他人利益为先,考虑他人利益之后,才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恰如李嘉诚先生所说的,以诚待人,不怕吃亏,事事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就是赢得真正友谊的最佳方法。

在商场内处处是朋友,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李嘉诚先生在商场内多结交朋友,少树立敌人?从感性方面讲,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都需要真正的友谊。这会使我们在人生路上减少孤单,遇到问题有朋友可以倾诉,使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支持。拥有朋友的关怀,遇事有人和我们分担,快乐有人和我们分享,我们生活才更加有意义。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多交朋友,使我们遇到困难之时,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遇到问题时有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商量,一起找出问题的答案。

“诚”字,取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喻指一个人心中没有任何私心杂念,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卑鄙念头。当初父亲起名是希望儿子将来长大以后,正大光明地做人、做事。多年以后,当李嘉诚建立了自己纵横天下的商业帝国,谈起自己的成功秘诀,他没有提到这个“诚”字,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一生,去大笔书写了这个字。他的一生基业,高耸入云的财富大厦,深深的根基,就扎在这么一个“诚”字上面。

与人为善,重情守诺

李嘉诚忠告: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有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载体,尤其在生意场上,一个人如果缺失了自己的信义,那么,他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只有坚守自己的承诺的人,才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去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地就卖出去,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地出货。

正当李嘉诚春风得意之时,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但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把订单,客户打电话催货。李嘉诚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贴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李嘉诚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业内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在后一种情境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原料,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不得不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

李嘉诚回到家里,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洞察出长江厂遇到麻烦。母亲平静地说道:

很早很早之前,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就把他的两个弟子——一寂、二寂召到方丈室,交两袋谷种给他们。要他们去播种插秧,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看谁收的谷子多,多者就可继承衣钵,做庙里住持。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到谷熟时,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而二寂却两手空空。云寂问二寂,二寂惭愧地说,他没有管好田,种谷没发芽。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一寂不服,师父说,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过的。

李嘉诚悟出母亲话中的玄机,诚实是做人处世之本,是战胜一切的不二法门。李嘉诚为自己所做的事,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翌日,李嘉诚回到厂里。工厂仍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李嘉诚召集员工开会。他坦诚地承认自己经营错误,不仅拖垮了工厂,损害了工厂的信誉,还连累了员工。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赔礼道歉,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都可回来上班。如果找到更好的去处,也不勉强。从今后,保证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损及员工的利益,而保全自己。

紧接着,李嘉诚一一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祈求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李嘉诚丝毫不隐瞒工厂面临的空前危机,随时都有倒闭的可能,恳切地向对方请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谅解。他们都是业务伙伴,长江塑胶厂倒闭,对他们同样不利。银行放宽偿还贷款的期限,但在未偿还贷款前,不再发放新贷款。原料商同样放宽付货款的期限,对方提出,长江厂需要再进原料,必须先付70%的货款。

李嘉诚的“负荆拜访”达到初步目的。他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积压产品,库满为患。这之中,一部分是质量不合格;另一部分是延误交货期的退货,产品质量并无问题。李嘉诚抽调员工,对积压产品普查一次。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做正品推销出的,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

李嘉诚如初做推销员那样,马不停蹄到市区推销。正品卖出一部分,他不想将产品积压太久,全部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专营旧货次品的批发商。在制品的质检卡片上,一律盖上“次品”的标记。李嘉诚陆续收到货款,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就这样,直到1955年的一天,李嘉诚召集员工聚会。他首先向员工鞠了三躬,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然后,用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昨天得到银行的通知:同意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危机,将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承诺,一个庄重而神圣的词语。许下一个承诺只需要1秒,但兑现一个承诺可能要1年,10年,100年,甚至是一辈子。做人应该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那样别人才会信任你,才会愿意和你进行交往,在生意场上一旦失信于人,那么以后你将会举步维艰,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面临失败的结局。只有遵守自己的承诺,努力去实现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