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独辟蹊径绝境生存的妙策(第3页)
从此,伍德鲁夫经营可口可乐公司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始终广纳四方财源,他把推销与宣传溶于一体,在国际市场上为可口可乐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伍德鲁夫跟一个朋友闲谈时,这位朋友问他可口可乐成功的秘密,他说:
“可口可乐99.69%是碳酸、糖浆和水,只能靠广告宣传,才能让大家都接受!”
基于这一思想,伍德鲁夫自接任总经理后极为重视广告。对于一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宣传材料等能用来做广告的媒体,无不尽量使用。即便是他个人的宴会,他也从不放过为可口可乐做广告,可谓是用心良苦。
可以说,伍德鲁夫的铺天盖地式的广告宣传战术,在二战期间就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由于战事的影响,产量降低了13。一次偶然的机会,伍德鲁夫听说在国外、尤其在东南亚作战的美军又热又渴。这个信息使伍德鲁夫灵感大发,觉得这是一个发动推销和宣传的绝好机会。
第二天,伍德鲁夫便开始了行动。他首先亲自走访国防部,进行产品推销,不料却吃了国防部官员的闭门羹。但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改变了策略,命令公司宣传部门的艺术人才,从关心前方将士的借口出发,大搞宣传广告活动。
伍德鲁夫还亲自写文章,把可口可乐对前方将士的作用,说得与枪炮弹药一样重要。同时,他还邀请军人家属、国会议员、社会名流和新闻记者赴宴,大讲美军在东南亚丛林作战如何热、如何渴之类的话。
这样,舆论沸沸扬扬,使国防部面临各方面巨大的压力,不得不表态同意将可口可乐列为军需物资。
此时,这位精明的商人又故意喊叫资金困难,迫使政府拨给了大量经费,然后在接近战场的后方进行生产,对美军士兵以5美分一瓶进行销售。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可口可乐在美军中深受欢迎,有人昵称它为“可口可乐上校”、“生命之水”,并且认为可以没有一切但不能没有可口可乐。
二战中,从太平洋东岸到易北河边,美军沿途一共喝掉了100多亿瓶可口可乐。
这样,可口可乐像蒲公英的种子似地随军飞到了欧洲许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
事实上,没过两年,可口可乐便在英、意、法、瑞士、荷兰、奥地利等许多国家市场上畅销起来。
二战末期,可口可乐的月销量已达到50多亿瓶,仅可口可乐装瓶厂就增加到了64家。
战后,可口可乐公司为了继续扩大其产品的知名度,努力创新、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可口可乐”的广告已译成40多种语言文字,以其图文并茂、色味俱佳的面目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公共娱乐、社交场所。
1984年,为宣传一种新研制的能够减肥的“可口可乐”,公司出巨资租用电台音乐厅,举办了一个有世界名流参加的4000人的盛大舞会。
为了使每一个人都知道可口可乐、每一个人都喝可口可乐,伍德鲁夫开辟另一个宣传途径,就是对体育竞赛、学术讨论会、文化交流等活动给予大力赞助,有时简直到了“挥金如土”的程度。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承办者对奥运会期间饮料售卖实行独家经营,并且拍卖独家经营权。在拍卖会上,承办者提出最低价为400万美元,伍德鲁夫一次性提价到1300万美元,使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者百事可乐公司没一丝转手的余地而惨败。
在比赛期间,可口可乐对所有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组织工作人员、记者,随时免费供应可口可乐。几千万观众则间接成了宣传广告者。
“可口可乐”的广告给所有直接及间接参加奥运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可口可乐在奥运会上的形象进一步传播给关注奥运的几十亿观众、听众,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影响力。
进入90年代以后,伍德鲁夫将广告的重点放在了年轻一代身上,他认为一个产品一旦成为一个时期的时尚,将会有爆炸性的畅销,而能否成为时尚的产品,主要看年轻人是否接受。一旦年轻人接受了,整个社会才会流行起来,也才能成为时尚的产品。所以,他将广告对象的核心瞄在了年轻人身上。
为了扩大可口可乐在年轻人心中的影响,伍德鲁夫花费了7亿美元,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通过娱乐活动吸引现代青年,并经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宣传,使每一个观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影片的青年,都喝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通过对青年的渗透,逐渐征服了世界各地的饮料市场,树立了饮料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使得德、日等发达国家的饮料界不得不臣服于可口可乐公司。
今天,从南极到北极,从最发达的国家到最不发达的国家,可口可乐无处不在;从家庭妇女到商界强人,从白发老人至3岁孩童,可口可乐无人不晓。
这正是伍德鲁夫的营销高招留给世界的奇迹。
目前,“可口可乐”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以每天销售3亿罐的绝对记录饮誉全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饮料。”
8、巧设圈套——才女妙语嫁上心上人
从前,有一位姑娘,她不但秀色超群,而且聪颖过人,方圆几里,没有不知道的,都叫她“才女”。附近有位老婆罗门,有钱有势,是一方恶霸。一日,他带着家奴,抬着聘礼,来向姑娘家求亲。才女父亲迫于压力,只好答应,而才女知道如果不从,自己的父母就会有灾难,所以,只好被迫嫁给了老婆罗门。
虽是嫁给了老婆罗门,但心里老是记挂着自己原来的心上人。所以,她背着婆罗门,常与自己的恋人幽会。谁知,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不久就传到老婆罗门耳朵里。老婆罗门一听,哪里能容?可又不敢面对才女大发雷霆,他回到家里,问才女是否真的犯下了这等罪孽。才女心中一惊,但马上又镇定下来,从容应付婆罗门。
“这是谁说的,根本没有这回事。我可以起誓:除了你,我没有接触过任何男人的手。你若不信,我可跳入火中,向你证明我的清白。”婆罗门见她说得如此坚决,心中不免又在犯疑,他答应道:“好吧!”于是,吩咐人垒起柴堆,点燃后召来许多人旁观作证。然后,召来了才女,说道:“如果你是清白的,那就跳进火里去吧!”
而才女在被叫来之前,已叫心腹去告诉她心爱的小伙子照她的话行事。小伙子赶来后,挤在人群中,注视着才女的一举一动。才女存心要捉弄一下老婆罗门,她站在人群中说:“婆罗门啊,除了你,我没有接触过任何男人的手。我说的是真话,请大伙不要烧我!”在场的群众,个个同情才女遭遇,都对婆罗门如此残暴,愤愤不满。就在这时,那个小伙子勇敢地站了出来,窜上前去,一把抓住才女的手,喊道:“大家看婆罗门的这种行为,竟然让这样的一个女子跳进火里!”人群立即**起来。这时,才女挣开小伙子的手,对婆罗门说:“我的誓言被破坏了,我不能跳入火中了。”“为什么?”“我的誓言是‘除了我的丈夫,我没有接触过任何男人的手。’现在,这个男人抓过我的手了。”大家都跟在才女的后面附和。婆罗门明白自己上了她的当,可是又毫无办法,只好答应她不再往火堆里跳了。
才女巧用言辞,她讲的实际上是一个条件推理句:如果我没有接触过别的男人,那火就不会烧死我。前者是条件,有了这条件,才有后面的结果,而现在这个男人抓过我的手,条件被破坏了,导致现在的结果是:不管我以前是否接触过别的男人,我都会被烧死,就不能证明我的清白。所以,我不能跳进火堆白白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