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平凡与平庸千差万别(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章 平凡与平庸,千差万别

一字之差,大相径庭

“平凡”与“平庸”两词仅一字之差。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将它们通用,比如形容一个人:他很平凡或他很平庸,意思相近,几乎代表了同一个意思,但相近不代表相同,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呢?简而言之,所谓“平凡”,就是平常,不稀奇;所谓“平庸”,就是寻常,无作为!

由上可知,“平凡”与“平庸”虽然一字之差,但实际意义却有万里之遥!有人曾以螺丝钉作喻,形象地表达出两者的不同——平凡的人就像是普通的螺丝钉,需要他的地方,他总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平庸的人则像是废弃的螺丝钉,并没有多少作为。所以,我们的人生可以是平凡的,但绝不能是平庸的。

平凡的人总是随处可见:保洁员、工人、农民、教师……他们是平凡的,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创造出了许多的不平凡!因为有那些平凡的保洁员,我们的城市才得以维持整洁和美丽;因为有那些平凡的建筑工人,才有一幢幢豪华气派的高楼大厦;因为有那些平凡的农民,我们才不用担心饮食问题;因为有那些平凡的教师,才有今天的国家栋梁、桃李芬芳。这些都是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的,所以,我们说平凡并不代表没用,更何况,许多不平凡的人也正是从平凡中一路走来的!

不平凡的平凡人实在是太多了,当然,平庸的人也一样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中!

平庸的人往往会瞧不上平凡的人,平庸的人往往整日无所事事,还有自吹自擂的嗜好。有一些外表华丽,内心却很冷漠的人,他们内心鄙夷扫大街的保洁员,轻视那些收废品的拾荒者,也瞧不起衣着朴素的农民,他们还会向那些不小心撞到他们的人投去憎恶的眼神,甚至对其进行言语侮辱……这些人不懂得什么叫谦虚,不懂得什么叫忍让,更不懂得什么叫内涵,是不折不扣的平庸之人。

平凡的人,往往会在平凡中找准自己的位子,并默默地付出,因为他们追求一种充实的人生。而平庸的人,往往会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然后随波逐流,任自己的心灵因现实的阴霾而变得浑浊不堪。所以,我们要坚决拒绝平庸,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更要把握好人生的舵,找准自己的位置,即使位置是平凡的,也不要陷入平庸!

可以平凡一生,但不能平庸一世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平凡与平庸的差别在于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我们可以功不成名不就,可以无过人之才,可以无惊世之举,可以平凡地过完此生,但绝不能一世平庸。一个人做着平凡的工作并不是没有出息,也不代表无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庸地做事那才是可耻的行为。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年仅29岁。

张思德,一个普通平凡的战士,没有立过赫赫战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警备团的一名普通战士,平时的任务是站岗放哨,负责后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这样平凡的一个人,在他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专门为他开了追悼会,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说,号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是什么力量感动了所有人,感动了党中央?是他的平凡的力量,是他的人格的力量。

张思德的故事太平凡、太琐碎,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该从他的哪一件事谈起。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举动都能折射出他的伟大人格力量和高贵品质。

张思德为人憨厚、耿直、善良,乐于助人,不怕吃亏,不爱计较,甚至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大家经常拿他开玩笑,他却从不介意。正是他的憨厚、善良感动和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细心照顾孤儿宋光明(一个孤僻、受过心灵创伤和刺激的小孩),隔三差五地给他买糖果,给他讲故事讲人生,使这个孤儿的心灵一次次感受到阳光和温暖,健康而快乐地成长起来;他帮助战友刘秉钟,一个意志不坚定(因贪污公款而坐牢的人),在其他所有人都放弃刘秉钟的时候,他不放弃,他坚信刘秉钟“是个响当当的革命战士”,帮助他重新站了起来;他帮助嫌岗位不好想当逃兵的同事小白,在小白毁了一千多斤炭的时候,他主动承担责任和错误,使小白端正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不需要千言万语,张思德人格的力量足以抵过万语千言。

我们知道,每一个参加革命的同志,都希望能上前线,驰骋战场,建立丰功伟绩。而他只是警备团的一名战士,站岗、放哨、护卫、端茶送水等,后来他被调去烧炭,为大家御寒取暖,那是个又脏又累又苦又危险的活儿,但他毫无怨言,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直至最后牺牲。

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笨”,当兵十几年,同乡都已是团长、连长了,他却连个班长都不是;主席的车坏了,他打着赤脚跑着换了一个新的轮胎来;老大娘的猪跑了,他愣是追到河里也帮她把猪逮回来……也正是因为他的“傻”,才显出了他的真。一直不说话的孤儿宋光明被他的真诚打动,说话了;一直想见毛主席的王团长被他的真诚而打动,死而无憾;孤苦的老炊事员被他的真诚而打动,会心地笑了;还有刘秉钟、小白,还有许多许多的人,都被他的真诚感动,被他的精神所感召。

志当存高远,追求无止境。我们既然是个大写的人,就没有理由让自己的一生在浑浑噩噩和无所事事中流失,就应该像张思德那样,最大限度地寻求人生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我们有理想、有追求,所以我们虽然平凡,但不平庸。我们应该成为通往伟大道路上平凡的奋斗者,努力去创造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你平庸,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人:一种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却做着不平凡的努力;另一种人不安于平凡,却因为放弃了努力,而过着平庸的生活。从平凡到平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心生懈怠,甘愿沉沦,就滑向了平庸的边缘。我们相信,在这个平凡世界上的芸芸众生,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古往今来,在糊里糊涂中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的人却不在少数。

其实,平庸与平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他们能在生命的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只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要释放出全部的光和热,给自己一个耀眼的人生;平庸的人可能是一大捆炸药,但他却连自己的引线都没有找到,从而失去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轰轰烈烈的机会,最后只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消沉下去,成为一堆垃圾似的废火药。

1991年,一位来自辽宁沈阳的父亲带着九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寻找他们的音乐梦。

可是,父子俩一无关系、二无背景,仅凭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根本不足以引起音乐界的重视。为了能够待在京城,父亲费尽周折,勉强将儿子送进了一家小学。儿子的特长是弹钢琴,父亲花高价联系了一位有名的钢琴师给儿子上辅导课。第一天,钢琴师只教了儿子一段简单乐谱,就摇起了脑袋:“这孩子,脑子比一般人笨,反应也慢,肯定上不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趁早改行吧!”结果,性格倔强的儿子当场就和老师吵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

看着不争气的儿子,父亲心里一阵难过:“这些年,爸爸辞职、卖房子,背井离乡,到处求人,不都是为了你能学好钢琴,将来上中央音乐学院吗?你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儿子的倔劲又上来了:“爸,我再也不学琴了,我想回沈阳!”

经过又一场争执之后,父亲由失望变成绝望,决定带儿子离开北京了。在他们动身的当天,接到了一个意外的通知:儿子所在的小学办晚会,老师们指定要儿子弹奏一首钢琴曲。儿子显然还在气头上:“不弹了,不弹了,连钢琴老师都说我笨,反应慢,我再也不摸琴了!”几位老师都很奇怪:“弹得好好的,怎么说不弹就不弹了?”“不摸琴?你父亲送你来北京,不就是为了学琴的吗?”然而,无论老师们怎么做工作,儿子就是不肯再摸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