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即便平凡人生也能精彩(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章 即便平凡,人生也能精彩

高尚的灵魂也存在于平凡的人生中

英国有位学者曾指出,伟人往往是一些特殊人物,但伟人本身只不过是相比较而言,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他们很少有机会出人头地,成为伟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正直诚实、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些岗位虽然平凡,但只要你尽心尽责,便呈现出了生命的最高信念和个性。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也许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

白雪,一个普通的女检察官,从不讲什么豪言壮语,默默无闻地奋战在检查工作的第一线,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是位优秀的检察官,熟悉法律条文,办案中充满了人性的关怀,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错抓一个好人。为了感化逃匿的杀人主犯于彪,白雪经常去看望于彪的老母亲,并鼓励于彪的女儿好好学习。一年后,于彪投案自首。办理金矿案时,她拖着病体四处走访,心系社会的稳定和当事人的处境,以事实为据,终于查清23人并批捕。在办理盗窃电缆案中,她多次核查、走访,以高度的责任改变了一个少年一生的命运。

她是位具有爱心、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十年来资助贫困学子于小雷,寄钱、寄物,并经常写信鼓励于小雷,没有她的帮助,于小雷可能永远上不了大学。而她做这些,连身边共事多年的同事都毫不知情。办理汪浩之案时,她假装汪浩的秘书,主动照顾汪浩生病住院的父亲,最终汪浩跪在白雪的面前,泪流满面。把平凡的人生理解成“无价值的人生”,真是荒谬到了极点!眼下,这种“怪”理论正一步步吞噬着人们的灵魂,阻碍着人们甘做一位平凡的人。正如许多希望儿女有出息的父母那样,鞭策自己的孩子要像钢琴天才朗朗那样,要像腾讯马化腾那样,要像某某某那样,作为卓越人生的榜样,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自觉做一名基层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人幻想着成为企业高管、影视名人、贵商富豪……

上述观念促使更多的人放任欲望,甚至抛弃宝贵的亲情、爱情、友情,转身追逐那些所谓的成功、名誉、利益以及地位等。他们要使自己摆脱平凡者的角色,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平凡的人生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得不到重视和提升,这足以成为他们不想构筑平凡人生的全部理由。这种畸形的尊崇社会层级的观念意识,已使他们无法安于平淡的生活,无法自豪于平凡的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病态的人生价值观。

事实上,积极意义上的平淡是值得被尊重、崇拜和敬仰的。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做事的人,依然能够具备高尚情操。他能拥有一个坚强的精神世界,以一种磅礴的力量支撑自己,在别人看似平淡、寻常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相比之下,那些为了生活的体面,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真是活得太累了,何苦呢?

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心中充满真、善、美以及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寻常的生活中撒播**的种子,也同样能让平凡的人生之旅充满芳香,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最重要的资本,你有吗?

年轻、财富、知识、人脉,毫无疑问都是人生的资本,但这些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本。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是诚信。诚信,顾名思义,即以诚待人、实事求是、以信为本、为人坦**、诚恳处事、光明磊落。

履行“诚信”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朝三暮四,而是要表里如一,要始终不渝,要言行一致,要严于律己。只有这样做,才能将自己人生之舟平安地驾驶到所预定的目的港。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几天后在特定的日子将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被他的孝心感动,允许他回家,但他必须为自己找个替身,暂时替他坐牢。那么,有没有人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他坐牢呢?有!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皮斯阿司还没有回来,眼看刑期就快到了。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灾乐祸的也大有人在。刑车上的达蒙面无惧色,准备慷慨赴死。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了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都吓得闭紧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感到深深的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一幕太感人了,许多人都还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谎言,他亲自赶到刑场,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刑罚。

在赦免的现场,国王当众宣布了自己要以诚信立国,以诚信治天下的政令,并宣布任命皮斯阿司为司法大臣,任命达蒙为礼仪大臣,协助他治理国家。国王说,他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子民感到高兴,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守信用和讲义气的子民感到自豪。他相信,他们两个人一定会辅助他把国家治理成信用礼仪之邦。

事实上,正是这两个人在担任了大臣以后,以诚信治天下,使意大利走向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全盛时期。

这就是诚信的力量。诚信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尽管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都更具震撼力和约束力。那些流芳百世、闻名世界的成功者,都是以自己的诚信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诚信是高尚品格的象征。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当诚信成为安身立命的标尺之后,就可以改变成败,就可以改变命运了。

因此,诚信应是每个人都该具备的优良品德。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诚信,你我更需要诚信。

我们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到现在,我们人类的文明得以如此高度发达,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诚信!难以想象,如果丧失了诸如诚信之类的基本社会道德,这个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诚信除了是一种品德外,有时候它还是一种力挽狂澜的策略。如果问题的确存在,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遮掩问题,出卖诚实信用,否则,在未来会失去更多。当问题存在时,与其他日被人揭穿而留下骂名,不如自己揭开,倒可以赢得诚信的好声誉。

忍耐,它可以让你的生命更厚重

要为实现卓越的人生备战,你就必须在你的生命里配备忍耐力。一触就跳、一碰就叫,这样的人怎能成就一番伟业、拥有华丽的人生?曾经当过医生的法国讽刺作家拉伯雷早在16世纪就曾经说过:“忍耐力强的人,什么事业都能完成。”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留下过类似的话:“没有忍耐力的人,是多么贫穷。”

毛泽东在1944年4月9日给陈毅的信中也提到忍耐:“来信已悉,并送少奇同志阅看。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一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养成忍耐与识大体、顾大局之间的关系。为了大局,可以忍气吞声,可以寄人篱下,可以忍辱负重,可以韬光养晦,甚至可以舍生取义。古今中外不乏其忍耐程度达到极高层次的风流人物:韩信忍**之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魏国司马懿“装病夺权”……

忍耐,大多时候是痛苦的,因为忍耐压抑了人性。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出现在你面前的。千万不要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放弃了。“忍”字在《古兰经》中出现过七十多次,真主安拉以种种方式赞扬坚忍者,并授予坚忍者诸多不曾授予他人的殊荣。安拉说:“唯有坚忍的人,得享完全的、无量的报酬。”

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国会的代议士,这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奥地利是德国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德国如果企图统一,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俾斯麦一生都在狂热地追求普鲁士的强盛,他梦想打败奥地利,统一德国。他是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和热爱军事的好战分子。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演说和决心,而是依靠铁和血。”

但是令所有人感到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主张和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正意图,他做梦都想统一德国。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

在国会上,他盛赞奥地利,为奥地利的行为辩护,这与他一向的立场简直是背道而驰。俾斯麦反对这场战争有别的企图吗?那些期待战争的议员迷惑了,其中好多人改变了主意,最后,因为俾斯麦的坚持,终于避免了一场战争。几个星期后,国王感谢俾斯麦为和平发言,委任他为内阁大臣。几年之后,俾斯麦成为普鲁士首相,这时他对奥地利宣战,摧毁了原来的帝国,统一了德国。

俾斯麦的行为告诉了我们:当你还很弱小的时候,只能忍耐,直到找准好的机会,一飞冲天。命运常常不尽如人意,时机还未成熟的时候最好就是选择暂且忍耐,要知道,事物总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在忍耐中等待命运的转折点才是聪明人的明智之举。

大忍者,大智也。英雄豪杰能够为人所不为、成人所不能,就在于他具有平常人所没有的本领。

俾斯麦在时机还不成熟、自己羽翼还未丰满之时,把真实的思想和激烈的情绪巧妙地掩盖起来,为世人所不察,直到最后才爆发,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忍耐也是一种由深厚的内力所形成的韬略。

当然,忍耐并不容易。常言道,“‘忍’字心上一把刀”,没有一定的信念和意志是很难做到“忍”的。按孙子的思想,带兵打仗需要忍耐的时候尚且那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更应该提倡一点忍耐精神。为了大局,为了出类拔萃,有的时候我们不必争一时之长短,不妨忍辱负重,急流勇退。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说忍耐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追求卓越必须培养的品质,但不等于提倡无度的忍耐。忍耐必须讲究“度”。过度忍耐,是一种消极适应社会的生存之道。这样的人不懂得宣泄情绪,不善于积极想办法去化解矛盾,只会将个人在人生中所遇到的矛盾、问题统统由自己默默承受,一个人在夹缝中生活、在某个角落掉眼泪。过度忍耐,会使不少人的骨骼中缺“钙”,变得窝窝囊囊、缺乏个性,越来越带有奴性,也会越来越自卑,自然也会离卓越越来越遥远。

打开卓越之门,你需要自立

从本质上说,自立是一种自我生存意识和自我生存能力。北宋宰相寇准的子孙依靠祖上的功德,不思进取、缺乏自立意识和能力,不过短短30年时光,家道衰落,沦为庶民。一个人如果不求自立自强,一味想依靠祖上或者他人的荫庇和帮助,是不会获得什么突出成就的。诚如培根所言:“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古希腊语:“自助者方得神助。”中国著名的教育学者陶行知先生也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无一不说明人要学会自立、懂得自立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由自己面对、自己解决。一个人如果事事都依赖他人,不懂得自立,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多年前,在俄亥俄州丛林中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个可怜的妇女抱着一个18个月大的婴儿,苦苦地祈求上帝,保佑孩子无灾无难、健康成长。这个孩子是她此生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她的丈夫刚刚撇下她们母子去了天堂。对她来说,世界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颜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