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摆脱平庸需成熟成熟从反省开始(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吕蒙对陆逊的见识大为叹服,就向孙权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前去陆口镇守。

陆逊一到陆口,马上给关羽写信道:“你大败魏军,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就是以前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所立的战功,韩信在灭赵中所用的计策,也无法与将军您相比啊。我刚来这里任职,学识浅薄,经验不足,一直很景仰您的美名,所以恳请您多多指教。”

关羽接到陆逊的信,自然被信中的好话吹捧得晕晕乎乎,而且由此想当然地认为陆逊不过是无名之辈,不足为惧,对后方吴国也就放心了。陆逊在稳住关羽后,暗中加快军事部署,待条件具备后,指挥大军,一举攻克蜀中要地南郡。关羽败走麦城,终遭杀害。就这样,关羽为他的自负与轻敌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一般说来,大部分重大差错都是因为骄傲自满才造成的。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而自省恰恰是一盏航海灯,照耀在我们人生的航线上,不至于让我们迷失前行的方向。我们应时刻抱着“我还要继续努力做得更好”的心态,凡事都要先问一问自己:“怎么样才能更上一层楼”,只有这样,才能把自省的态度转换成前进的动力,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

建立过失档案,反省自己的愚蠢

卡耐基曾指出:“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我做过的傻事的文字记录。我有时口述给我的秘书做记录,但有时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至极,没有脸请我的秘书做记录,因此只好自己写下来。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我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我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我自己。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我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都认清了这一点。”

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的悲惨命运的主因。”

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了自己13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定一个要改进的缺点作为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与其等待对手来攻击我们,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甚至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会失业,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的这个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他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知错必改比掩饰更有益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诚如前文所述,原因在于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所以延缓了前进的步伐。失败后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为自己找理由。

2004年,国奥队以1:2输掉了去雅典的最后一线希望后,指责与批评如潮而至,从一个球员到主教练再到足协,还有中国的足球体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批评。然而,因为他们不勇于承认错误,总是以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至今也只是战绩平平。

试问,一个人如果老是犯同样的错误,他在哪种场合出错就会被人预料到,那么,这个人在与人竞争时还有什么胜算呢?一个人若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别人就会对他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产生怀疑,如此一来,上级又凭什么对其委以重任呢?

所以说,一个人要想从“初生牛犊”变成成熟老练、有成功潜质的人,就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慎重地面对犯错及其后果。至于如何反省,“着手建立愚事档案,做自己的批评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良方。

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

如果把我们每一个人都比成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玉,那么我们到人间来的目的就是尽己所能,扬长避短,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利用,成为一块无价宝玉。

众所周知,新西兰的牛油和牛肉是世界有名的。但多年以前的新西兰并不出名,也不是一个以养牛养羊为主的国家,后来人们发现那里的气候温和湿润适合于牧草的生长,这样,新西兰的农业类型才慢慢地转型为牧场畜牧业。现在的新西兰是世界上人均养牛养羊数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

不难看出,扬长避短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扬长避短对一个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天赋都是均衡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某种优势,但人亦不是完人,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十分突出(有时候甚至带有严重缺陷)。在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方面,人们的表现是有所差别的。有的多条理,善于分析;有的多灵气,富有幻想;有的擅巧计,能于谋略;有的有天赋,善于表演。只要能比较准确或大致对应地找到自己的成功目标或方向,人的机遇就或早或晚、或近或远地存在于这个方向的轨迹上。

有的人在未发现自己的才能时,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长处,学无成就,做无成果。这可能是因环境条件或形势的迫使而不能显示自己的才能,如同黑夜行路,坎坎坷坷。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对于你的成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你在一个你不擅长的领域辛苦拼搏,成效可能不会很大,甚至无功而返。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犹太科学家,因为他太出名了,成了犹太人的骄傲,以色列1948年建国之时考虑总统人选,首选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曾力邀他回国出任总统。但爱因斯坦经过那个著名的大脑一番运算,觉得自己当好总统要比推断出E=MC2还要困难,因此他婉言谢绝了这个充满**力的邀请。

如此明了得失的取舍,这才是大智慧。爱因斯坦深知自己一旦当总统后可能就要舍弃自己的专才特长,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了。所以,作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抉择。将国家交给善于治理的人去治,自己还继续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研究,这才叫各得其所。这次拒绝是爱因斯坦卓越才智的又一次闪光。

著名演员唐国强也是一位懂得扬长避短的人。从《三国演义》到《雍正王朝》再到《长征》,唐国强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有观众问唐国强有没有信心演好《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张大民,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自己演不了,并说还有一些角色也演不好,比如鲁智深等。因为每个演员由于外形、气质等天生的原因,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大家都在尝试突破自己,但不是任何角色都能够胜任,聪明的演员懂得去扬长避短。

达尔文的《自传》表明,正因为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他把握住了自己的素质特点,扬长避短,做出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十分谦逊又自信地谈到自己:“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舍,勤于观察和收集事实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又认为自己的才能很平凡:“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比较模糊。”“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谈不上机智。因此,我是蹩脚的评论家。”他还对自己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思想深感不满:“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智能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使我对自己的见解和假说的原始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

作家朱自清也曾分析过自己缺乏小说才能的短处,在散文集《背影》自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25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

简而言之,所谓“扬长避短”,就是如果你舞姿优美,却五音不全,那就选择跳舞,放弃唱歌。有人说:“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人生都是一段雕琢的过程。”而能否成为宝玉,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是否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进行了自我雕琢。因此,从现在开始,反省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吧!这样,有助于你早日踏上成功的旅途。

想认识自我价值,先清楚想要什么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金顶上刻着一句名言:“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你自己’。”要超越自我,首要前提是要充分地、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潜能,这种潜能包括生物学的物质潜能和自己独有的潜能。

李开复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天,老板突然问他什么时候可以接替老板的工作?李开复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像老板那样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但是老板却认为,这些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希望李开复在两年之后就可以做到。有了这样的提示和鼓励,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果然,两年之后李开复就接替了老板的工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