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六 老子全译(第1页)
附录六:《老子》全译
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也就不是永恒的“名”。用“无”来指称世界万物的本始,用“有”来指称世界万物的成形。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奧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边际。“无”和“有”这两者,是同一来源而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很微妙的;它们玄奧深远,是一切奧妙的总门。
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关,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若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有不善的了。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依存,音和声互相谐调,前和后互相随应。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来处事,用“不言”来行教;让万物自己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私有,培育万物而不图酬报,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正是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能使功绩永存而不失去。
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才,使人们不争夺名利;不贵重难得的财货,使人们不做盗贼;不显露能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们不致迷惑。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使百姓的内心空虚,让他们吃饱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筋骨强健。常使百姓无知无识,无欲无求,致使智巧的人不敢妄为。依照无为的原则行事,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空虚无形的,然而作用却永远不会穷尽。深远啊!它好像是万物的宗祖;幽冥啊!看不见,但它好像还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儿子,似乎是上帝的祖先。
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无所谓偏爱,把万物当做祀神用的刍狗,任其自然生灭;圣人无所谓偏爱,把老百姓当成祀神用的刍狗,任其自相治理,自己发展。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愈推拉就愈多排风。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养育万物的元神即“道”是不死而永生的,它被称作神妙的母性;化生万物的微妙的母性之门,它被称作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绵绵不断地永存着,作用无穷无尽。
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地是长生久存的。天地所以能够长生久存,是由于它们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生久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人后,自己反而占先;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这岂不是由于他无私吗?正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己。
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内心善于保持深静,待人善于施以慈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行无为之治,处事善于随和圆通,行动善于随时变化。正因为不相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保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锤锻得锐利,就不可能长久保持;金玉满堂,无法守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功业完成即引身告退,这是合乎天道的。
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嬰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平?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神和肉体合一,能使它们不分离吗?结聚精气,以致柔和,能够像婴儿一样吗?清除杂念,以使内心灵明,能使它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耳目口鼻天门开合,能够做到居慈静处吗?通晓四方,能够不用心智吗?生长、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占为已有,养育万物而不白恃恩德,长成万物而不加主宰,这就是一种深厚的品德。
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凑集于一个车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使车轮转动而起到车的作用。揉合泥土做成器皿,由于器皿中有空间,因而才有器皿的用处。开凿门窗,建成房屋,由于房屋中有空间,因而才有居室的用处。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出它的作用。
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站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会使人眼花缭乱,铿锵的音乐会使人听觉不敏,贪图饮食会使人胃口败坏,纵情狩猎行乐会使人心情发狂,稀有难得的财货会使人行为失常。因此,圣人只求安饱而不要声色情欲,所以他摒弃物欲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