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狼亦钟情(第6页)
《圣经》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耶稣宣扬的爱,有上帝之爱和世俗之爱的分别。世俗之爱包括父子母女之爱、恋人之爱、夫妻之爱、兄弟之爱、众人之爱,甚至包括对仇敌之爱;而上帝之爱是上帝所具有的纯洁伟大之爱,它是永远的爱,甘心的爱,奇妙的爱,高深莫测的爱。有位基督教徒保罗曾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中,爱是最伟大的。”可见,让世界充满爱,无论东西南北,无论是中国孔子的仁爱,还是西方耶稣的爱,都是人类作为群体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仁爱之中的仁字,表明爱绝非单一的载体。施爱于对方,爱就成为一种情感力量,推动主体心灵内美的升腾;而受爱者所领略的是人世间最纯净最无私的心灵。奉献和情绪渲染,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会施爱于人的。所以,爱是沟通人际的桥梁,是和谐人际的中介。无爱的世界是人情的荒原,无爱的群体是残酷的组合,无爱的社会是野蛮的杂脍。
爱应该是无私的,因为在本质上,爱是讲奉献的。爱是自私的,这种说法我们不同意。将爱说成自私,其言不是对爱的误解,其行就是对爱的玷污。爱在感情的长河里,每朵浪花都凝结着心的忠诚,意的厚实,爱心与爱意的奉献,是纯洁的,是高尚的,是严肃的。如冰山上的雪莲,如蓝天下的白鸽,如峰顶上的松柏。爱,以和谐为轴心,辐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的世界很宽阔,容得下等待、忍让和理解。无爱的荒原太寂寞,无爱的社会太冰冷。爱的耕耘能使荒原变为绿洲,爱的努力能使社会变得温暖。
当爱存在的时候,才感到“活着真好”。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总是不断地有报复、争斗、嫉恨、嘲讽、猜疑、欺骗,甚至凶杀等等爆炸新闻发生,但这些肮脏的垃圾在爱的阳光下显得那么空虚无聊,那么可憎无耻。爱把温暖和幸福带给亲人、朋友、家庭、社会、人类。爱是永恒的主题,持久的构思,多彩的内容。我们不能看到罪恶,就否定这个世界没有爱,就像不能看到礁石就厌恶海洋,看到死亡就否定生命一样。人类之爱是先哲亲贤追求的,也是他们所渴望的,更是平常百姓祈盼的。当人与人之间把真诚、善良、平等、团结、和睦、共处、赐惠,这些爱的因素剧变为炽热的能量的时候,世界将不只是一个地球村,而是一个大家庭了。
你有爱心,你会很乐意地分担别人的痛苦,也高兴把自己的快乐和朋友一块分享,而自己的苦味,你会用微笑来掩盖,只是两个人在角落里默默地享受。
你有爱心,你就不会害“红眼病”,不会记恨别人,不会嫉妒别人,坦诚地肯定别人的功劳和自己的过失——即使是自己的功绩,你也会很谦虚地认为这是属于大家的,面对应当承当的责任,你也不肯退后,不肯做缩头的乌龟。
你有爱心,你就不会去计较那些功名得失,心底坦**,像一汪碧泉,清澈晶莹,容不得污秽和虚伪。
你有爱心,你与生俱来就是正直的,虚伪苦难在你的成功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就算你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你也绝不会把黑的说成白的,不会故意把鹿说成马。
你有爱心,你必定乐观、豪爽。你总是用微笑来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如果成功路上有一千个理由让你哭泣,那么,你会坚信,成功更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让你微笑。
你有爱心,你会大力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金钱物品。对朋友,你可以“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而无憾”;对知己,你可以壮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为知己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全部。
你有爱心,你就是幸福的人。在你的周围,爱的光辉普照,你真心付出的,虽然你并不是为企求回报而付出,但你的的确确会得到更多更浓的爱的反馈,你爱生活在爱的平实、亲切之中。
有爱心的人,才能真正被人所爱。
狼言狼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爱来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吧!
8。生死与共,患难见真情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确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正是这些特性整合而成的狼性,构成了狼群的强大的竞争力和适应变化的生存能力。
患难检验你做人的态度,患难检验你“患难之交”做事的方式。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他人记忆一生。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苟巨伯指着躺在**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可算得上全世界最可怜的一个人,可谓众叛亲离。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可是在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但流露真情的信,表达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将永远尊敬他为皇帝。德皇深深地为这封信所感动,于是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他的母亲后来嫁给了德皇。
“我不知道他那时候那么痛苦,即使知道了,我也帮不上忙啊!”许多人遗憾地说。
这种人与其说他不知道朋友的痛苦,不如说他根本无意知道。
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他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田,给他们希望。
小于在某企业担任打字工作。一天中午,一位董事走进办公室,向办公室里的小姐们问道:“上午拜托你们打的那个文件在哪里?”可是当时正值吃午饭时间,谁也不知道那个文件搁在哪里,因此谁也没有理睬他,这时,小于对他说:“这个文件的事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谭先生,这件事交给我去办吧,我会尽早送到您的办公室的。”当小于把好的文件送给董事时,董事非常高兴。
几周之后,小于高兴地向她的同事宣布:她升迁了。
生活中,在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因为有时候即使不用很费力地帮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木瓜,报以桃李。
狼言狼语
人不是刺猬,难以合群,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且不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裸地,一口一个“有事吗”,“你帮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帮你”。忽略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他的手,他拉着你的手,这个世界就属于你我他大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