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第1页)
012
走路的人羡慕骑自行车的人,骑自行车的人羡慕坐小车的人,然后又是飞机、汽艇,甚至宇宙飞船。你永远达不到你的目的,你不如脚踏实地地走。
我养了一盆文竹,我给它牵了一根藤,于是它就沿着藤往上爬,一直沿墙根爬到了天花板,最后爬不动了,垂头丧气地吊下来。我天天看着它,心想它多么像我啊。
与其被扶上天又上不去,不如在盆里做一盆微渺的小草。
待它的根部又发出一根小芽时,我就没再做蠢事了。
每一刻都恢复本性
不是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实在。
林类快到百岁了,在春天里披着件衣服,捡别人落下来的麦穗,一边唱歌一边干活。
孔子到卫国去,在旷野里望见了他,就对弟子们说:“这个老头倒可以说说话,你们去问问他。”
子贡就主动前去,在田垄上把林类截住,问他:“你干这种事不后悔吗?”
林类不理他,唱他的歌,干他的活。
子贡一再问他,林类就停下来,仰着头对子贡说:“我有什么可悔的?”
子贡说:“你老先生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又不懂得与人竞争,老了还没个老婆儿女,死期将至,你有什么值得这样边捡麦穗边唱歌、开心地干活?”
林类笑着说:“我老先生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又不懂得与人竞争,因此能活这把年纪。我老了还没个老婆儿女,死期将至,因此我好开心哪!”
子贡说:“这就怪了。人人都喜欢长寿,讨厌死,现在你老先生以死为乐,这是为何呀?”
林类说:“死与生,不过是一个来回。我在这儿死,岂不知会在那儿生?死与生是不一样的,我老头子知道啊。我又岂不知贪生怕死才叫迷惑!又岂不知现在我死了,不正像过去我生下来了吗?哈哈,你说是不是?”
子贡听了他的话,不明白他的意思,回去告诉孔子。
孔子说:“我就知道这个老头可以说说话,果然如此。但他得到的也孔子的意思是说生死并不是一个来回,而是有去无回。
林类的认识缘于自己的身体,他快一百岁了,一半截身体都人了土,因此身体对死亡的感受异常强烈。他看见一草一木都有死意,而身边的任何事情与人都在死亡,当然他也看见了许许多多小生命的降生。因此林类强烈感受到有人生,有人死,好像总数不减,世界不变,却像是在生死轮回。谈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韩国人钟爱的国花木槿花,木槿花又称“无穷花”,这花能春、夏、秋三季连续不断开放,又能在枝头一边落一边开,好像永远不败,永远无穷。但又岂会真的无穷。与韩国人的无穷花相比,日本人的樱花颇近道矣。
樱花易落,人生易逝,总是一去不返,有去无回。
林类的认识来自自身,来自经验。经验是靠不住的。比如天天出太阳,你的经验告诉你明天也是出太阳,但第二天你一看,刮大风了,起乌云了。从前有个人天天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准备一心走下去,满怀希望。不料一顿饭就把他改变了,那天吃饭他家里人吵架,这顿饭便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还有更快的,从前有两个人别后重逢,其中一人看对方眼神不对,就全都明白了自己该干什么,你看,一刹那就改变了。因此经验完全无益,你用昨天的失败获得的经验,对今天可能完全无用,对明天可能更是一个大笑话。
让经验去死,你才能靠本能活。
只有本能是可能的。
你要每一刻都恢复本性。
不是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而是变得更实在。说是“变”也不对,因为你本来就很实在。
纯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越纯越厚重,就越能担当。姑射山上的神人之所以那么美好,就在于他能做一个纯粹的自己,而不与天下人随波逐流。只要你单一、专注,就可以明白一切。
一切都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