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贤聪明的老板慧眼识才05(第3页)
慢腾腾地走路将会影响对顾客的服务,并因此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拖泥带水的走路姿态,会使人显得瘦弱疲沓,没有一点儿精神。在这方面,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但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餐馆之所以告诫侍者们时刻注意走路的姿态,就是因为它想借此给顾客留下服务热情的良好印象,期待着他们以后常来此光顾就餐。
这一事例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就是说,不仅是餐馆中的侍者,而且其他人在走路时保持昂首阔步的姿态都很重要,因为这能让人感觉到他的积极性和对人生事业的热情。
的确,在人们的眼中,一位整天昂首阔步行走的人比一位弓腰弯背而行的人给人的印象更深刻,人们会脱口而出说:前者对工作富有很大的热情。工作中,要表现积极而主动,朝气蓬勃,这样会给领导留下办事热情的良好印象。
谈判中原则问题莫让步。如果给对方可乘之机就是给自己断路
某家公司的女老板在几乎做成一笔大生意的时候,很不合时宜地谈论起她另一位主顾的某些私人活动。她的新客户默然半晌,慢慢说:“对不起,我不想也成为你的话柄。”结果她失去了这笔生意。
在商业谈判时,最无情的对手往往是最厉害的对手,在原则的问题上,绝对不能给对方半点可乘之机,因此,要练就谈判时的铁嘴钢牙,一定要经过一番艰苦的锻炼。下列的谈判原则是许多成功人士多年经验的总结,值得学习和借鉴:
商业谈判中,对于与谈判无关的人和物都应尽量避免议论,特别是不要以一种批评或揭露的态度而讨论第三方的过失和是非。它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禁忌背后指责另一位商业同行。
禁忌在一位商业伙伴面前谈论另一位老板的所作所为,最初他可能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如果他聪明,他就会这样想:既然你能和我谈论别人的私事,那么在别人面前又会说我些什么呢?
2.对于本公司客户的私人或其企业的矛盾应尽量保持中立而不介入。
谈判时言行的不慎重会破坏信任感,并会引起—些严重的问题。不要因为碍于情面而在谈判中让步。谈生意,不能光算良心账,不算经济账。
经营谈判成功与否有取决于诚意如何,取决于科学地预测成功的可能性。
3.不要把经营谈判中“随机应变”的作用估计过高。
不要被对方采取的心理威慑吓倒。不要把经营谈判中“心理战术”的作用无限夸大。谈生意,不要总到对方的地域去谈。
4.不要认为一味地夸耀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就能使谈判成功。
在商业谈判中,不可向对方炫耀自己的行政级别、职务、职称。在谈判中,不要被对方企业的规模巨大、谈判对手的地位之高所压倒。谈判中,不要在人家兴高采烈时表示拒绝,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拒绝对方的不合理要求。在表示拒绝时,不要总绕弯子,要坦诚、直率;要说服,不要压服;不要用轻蔑的语言,不要自吹自擂。
5.谈判时,不要自卑,不要在谈判中自动放弃主动权。
在经营谈判时,不要紧张,要深思熟虑。在谈生意时,不要寸利必夺,寸土必争,该放弃的就要放弃。谈生意时,不要只“达理”而不“通情”,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和相互的理解。“店大欺客”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不利于经营。
经营谈判中,不可意气用事,不要进行情绪性的谈判,而要进行理解性的谈判。
1.对于谈判中的“僵局”,不可用强硬的方法去化解。要坚持坚固上方双方利益为谈判原则。不要以损害对方利益为满足,不要以为谈判对手不能合作。谈判中,要有必要的忍耐。谈判中,该拒绝的马上拒绝,不要随意拖延。谈判时,不要有厌烦、急躁情绪。
2.谈判时,不要离题太远。不要在对方提出自己毫无思想准备的问题时,惊慌失措。在对方指出自己企业、团体的弊端时,不要恼差成怒。要记住“挑剔是买主”,“买卖成与不成”都要使友谊长存。
3.谈判中,不要把话说得太绝。不是对方说出任何批评您的话,都要去解释一番。如果顾客不讲理,您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待顾客,更不能得理不让人。
4.谈判中,不要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谈判中,要注意语言简洁。要有勇气说“我不了解”。在你真正了解以前,你要继续说“我不了解”。应该坚持事情必须逐项讨论。当有人存心搅和你的讨论时千万不要让他得逞,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来讨论,并且要让他倾听你的理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某市机关的一科室里,小吴与小王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原是中学同学,后来又进了同一所大学,可谓是“患难朋友”了。他们既是同学关系又是同事关系,所以两人都很珍视这份友情。后来,局里要在小吴他们科室选拔一位中层领导。消息传开后,科室里的人都闻风而动,托关系,找门子,都希望自己人选。但后来传出内部消息,领导主要在考察小吴与小王。他们俩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小吴,能办事,为人也不错。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非小吴莫属了。因此大家都准备好,等上司一宣布,就要让小吴请客了。
几天后结果下来了,令大家吃惊的是,中选的不是小吴,而是小王。原来,在小王得知这次选拔是在他与小吴之间进行时,他的私欲极大地膨胀起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吴挤掉。但他也明白,如果搞公平竞争,自己不是小吴的对手,他只能靠小动作取胜。于是,他四处活动,在上司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大大夸张自己的能力外,还处处给领导一个暗示——小吴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小王与小吴相处多年,找出一些小吴的失误毫无困难,加之小王又编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小王的这种阴谋活动下,他终于把小吴挤了出去。
司事间的竞争本应是和平化、透明化的,但是有些人为了取胜不惜以友谊为代价,使尽卑鄙、阴险的手段。所以处于竞争当中的同事,必须时刻小心提防,特别是对知根知底的“朋友”更要防一手。正如小吴的遭遇一样,他处于一种“防不胜防”的被动而尴尬的境地。其实,他没有明白这一点:这时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绝不能一味防守,否则成为受害的羔羊无疑。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有许多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进入同一个机关成为同事,尤其是那种潜伏着利益冲突的同事。朋友好做,只要大家合得来就行,而这个同事关系的确难处,因为其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做朋友时有来有往,协调得非常好。当带着朋友的“前科”进入同事角色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相互的态度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只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损害了以前良好的朋友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损害,正是因为对利益的争夺而形成,这多少有些叫人寒心,所以,以往的好同学、好朋友最好不要在一个单位做同事。
我们虽不可为了保护自己而过于谨小慎微,但无论如何,“防人”还是必要的。
同学时代的友谊固然可贵,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踏入社会后,面对朝夕相处的同事,又该如何与之相处呢?同事关系与同学关系大不相同,你面临的不是同龄人,各人的教育背景,性格特征,价值观念,处世哲学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我们一起告别学校,共同进入某单位工作,彼此之间的关系由同学关系而变为同事关系,情况就有很大不同了。
要搞好同事关系,要切记如下要点,才能与同事相处得好。
1.要以诚待人,而且要讲信用。能赢得同事的信赖,建立在同事中的威信,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2.欣赏同事的优点。欣赏别人的优点最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人的天性。因此,当你诚心赞誉别人时,对方就会以你为知己。
3.尊重同事的私生活。养成尊重别人私生活的习惯。中国人喜欢嘘寒问暖,关怀别人,因此,往往容易流于谈论别人的私事。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很多事情,局外人无法了解,更没有资格去说长道短。
4.坚持“公私分明”的办事原则。与同事相处,特别要注意公私分明。不能因为是亲朋好友而在公事上带上感情。夫妻或情侣如果在同一办公室,上班时间最好公事公办,不要经常粘在一起,以免别人说闲话。
5.不嫉妒同事。同事工作有成绩,千万不要嫉妒,要真心欣赏别人,向别人看齐,这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