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贤聪明的老板慧眼识才03(第1页)
任人唯贤,聪明的老板“慧眼识才”03
无论成因是哪一种,也请切忌向下属大发雷霆,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你尊重对方,下属才会更内疚,更敢于正视问题,也避免了日后跟你闹情绪。
还有,在上司面前,也不应只顾推卸责任,因为这只会令上司反感,你应该有管理者的风度——与下属一起承认过错。另一方面,即使有其他人诸多是非,你仍应站在下属一边,替他挡驾。
不过,挡架也不能毫无原则。比如:
一位客户向你投诉,你的某下属十分无礼,又欠缺责任感,教他怪不好受,你要做的是,立刻替下属道歉:“对不起,他可能只是无心的失误,平日他的表现不是这般的。保证以后不会有同样事情发生,请你多多包涵。”下属做事不力,你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将客户的怒火平抑了,事情却仍未完结,你必须有所行动。然而,立刻找来下属责备一番。是最不智之举,应该先静静地对事情进行分析。例如,下属平日待人是否也是一派傲气?处事是否马虎随便?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客户咄咄逼人,二是下属偶尔情绪欠佳,不妨提醒一下下属,请注意情绪起伏,或者有时不了了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反,事情属实的话,即下属的确经常得罪客户,你必须找下属来倾谈一下了。告诉他有客户投诉其工作态度,而你已代为道歉,并予以训诲,请他谨记“工作第一、客户第一”。其实,管理者只要心里有一本账,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更好地抬头!
2.敢于承认“我错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和错误。问题在于怎样对待错误。有的管理者不仅不愿或不敢承认错误,而且还文过饰非;有的管理者则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地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不仅能经常正确地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同时,他也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事,并敢于承认错误。
对自己的能力最无把握的人,最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不懂得,犯错误和承认错误,完全是两码事。给人以持久印象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怎样对待错误。
如果这些人能承认错误并勇于负责,而不是浪费别人的时间去设法使错误合理化、文过饰非或推卸责任,那么,他们的处境会好得多。
很多优秀的管理者为他们的错误而感到激动。他们感到,做错某事使他们已经学会了做对某事,因而他们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并重新开始。
具备了敢于承认“我错了”的能力,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象一副泻药,让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得以面对现实,把错误抛在后面,有助于他们去获得下一个更大的成功。
管理者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西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
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西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
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这又花了5分钟。
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最后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您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一个月之后,舒瓦西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中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人们普遍认为,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每个经营管理者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缠身,但如何理顺程序,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是很重要的,当你将它们按重要性优先排序,并坚持这个原则去做,你将会发现再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
以下几点是管理者分清主次的具体方法:
1.分清管理者的工作
调度公司的资源,将企业的工作重点投入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机会当中。听起来平淡无奇——的确也是如此。但是,在对各个企业中的资源和工作量实际分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所看到和发现的是,大量的时间、工作、注意力和金钱首先是投向“问题”而不是机会。另一种情况则是投向一些无论做得再好对业绩也没有什么影响的方向上。
2.搞清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如果人们对“有效”和“有效率”的差别分辨不清的话,他们也就同样分不清“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以极高的效率完成根本不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大的无用功”。我们真正需要的是:
1.辨认何为效益(或最佳成果)的方法;
2.如何做到专注于这些方向:
3.知道有哪些原则。
这一问题的答案义是众所周知的——至少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企业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环境下,为数很少的业务——%,至多20%创造了80%的业绩,而其余的大多数业务合起来也只创造出剩下的20%的业绩。
1.抓大放小
有句话叫做,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做一件事。排除极个别天才人物,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致力于一件事情,数十年如一日地做,做好了追求更好。因为万事艰难,而人的能力与时间又极为有限,贪多往往一事无成,所以,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一次做好一桩事情,而不懂管理的一些领导就刚好相反,面前的报告和数据多是拿到什么就做什么。
2.把握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