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风而动顺风而行(第1页)
望风而动,顺风而行
【鬼谷子语录】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语录精解】
纵观上古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圣人在天地之间是作为先知先觉而出现在平民大众面前的。通过观察,他们用阴阳二气的开合变化来认识世间万物,进而知晓世间万物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精心策划各种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过程,及时了解人的思想变化规律,并随时观察事件发生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住事物变化的关键,以求得因势利导。因此圣人们处于天地之间,自古至今,分析事物的思路都能统一到阴阳的变化之中。世间万物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但最终都会有各自的归宿。有的归于阴气,有的归于阳气;有的归于柔弱,有的归于刚强;有的归于开放,有的归于封闭;有的归于松弛,有的归于紧张。
每个人的成功都取决于某个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一旦犹豫不决或退缩不前,机遇就会失之交臂,再也不会重新出现。
因此机遇,是所有成功人士非常注意并善于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应该讲,最成功的商战都是抓住机遇紧跟市场而进行的一场智慧之战。
李嘉诚的发迹,就是靠抓住了香港地产和股市大发展的机遇,他的事业壮大,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急剧扩张的历史。
他的生意原则是把握市场脉搏。
“人弃我取,低进高出”是李嘉诚搏击股市的基本原则,他在这方面的实战案例不胜枚举。
天水围之役,是一次典型的“人弃我取,低进高出”战术运用实例。当时,由于一项“惩罚性”决议,使天水围开发计划濒临流产,众股东纷纷萌发了退出之意。
早就看好天水围发展前景的李嘉诚,从其他股东手中折价购入股权。于是,便催生了嘉湖山庄大型屋村的宏伟规划,长实成了两大股东中最大的赢家。
大型屋村的优点是综合能力强,集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医疗、保健、教育、交通为一体,便于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屋村之外,还有相配套的工业大厦及社区服务物业。李嘉诚以开发大型屋村而蜚声香港。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先后完成或进行开发的大型屋村有:黄埔花园、海怡半岛、丽港城、嘉湖山庄。李嘉诚由此赢得“屋村大王”的称号。
这里显示了李嘉诚避实就虚、人无我有的战略思想。李嘉诚由此成为独树一帜的地产大王。在香港,屋村与李嘉诚之间画上了一个等号。
1978年,港英政府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采取半官方的房委会与私营房地产商建房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建成的房分公共住宅楼宇与商业住宅楼宇两种:前者为公建,后者为私建。公房廉价出租或售予低收入者,私房的对象以中高消费家庭为主。李嘉诚的大型屋村计划,就是为这类大众消费家庭推出的。
在港岛北岸的中区、东区、西区,每年都有高层住宅楼宇拔地而起,那是祖传地盘物业的业主和地产商收购旧楼拆除重建的,地盘七零八落,很难形成屋村的规模。
兴建大型屋村不难,难就难在获得整幅的大面积地皮。李嘉诚有足够的耐心,但他绝不会只坐等机会,他在筹划未来的兴业大计之时,仍保持长实的良好发展势头。
1979年3月,李嘉诚与会德丰洋行大班约翰·马登合作发展会德丰大厦。4月,与“地主”广生行联手发展告士打道、杜老志道、谢斐道的三面单边物业,建成一座30万平方英尺的商业大厦。
同年6月,他与约翰·马登再次合作组建美地有限公司,集资购入港岛、九龙、新界楼宇物业近20座。7月,与中资侨光置业公司合组宜宾地产有限公司,以3。8亿港元投得沙田广九铁路维修站上盖平台发展权,平台面积29万平方英尺,计划兴建30层高的高级住宅大厦和商业大厦。
1980年,长实联营公司加拿大怡东财务与九龙仓、置地、中艺(香港)、怡南实业、新鸿基证券合组联营公司,以13。1亿港元价格投得尖沙咀西一幢7。1万平方英尺的综合商业大厦,建成的单位全部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