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自行车上的风景(第3页)
给我坐下。老人一摆手,口吻不容置疑:钱我收下,你既然跟欣运谈朋友,这也是应该的。但今天晚上不能走,这里房子宽敞,你跟欣涛他们哥儿俩凑合一夜,明天早晨陪着欣运一块儿回矿。
欣运看看母亲:我先不走。
安国也说:欣运用不着这么急着回去,让她在家里多陪陪你。
老人却说一不二:用不着。你也看到了,欣运留在家里是她劝我,还是我劝她?她耽误的时间不少了,既然事情已经办完了,就理应回矿上班,原来我还想让欣涛送他姐回去呢。你来了正好陪着她,一路上我也好放心。
焦安国从心里喜欢这位母亲,拿得起放得下,透着一股爽利劲儿。
老人又打发三个儿女去准备晚饭。剩菜剩饭还有很多,无非是加加热,再做一个汤。屋子里只剩下未来的丈母娘和姑爷了,老人可能有意要腾出空来,跟安国说点不想让儿女们听见的话。
似乎是在心里斟酌分寸,老人沉了一会儿才开口问:你是铁了心要跟欣运好?
没错。
孙矿长整治你你也不怕?
不怕,我想孙矿长也不会整治我!
嗯?你从心里惦记着欣运,大老远地闯来,就是个有情义的人。我可告诉你,欣运是我的宝贝疙瘩,也是我们这个家的功臣。她爸常年不在家,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她的两个弟弟都是她带大的,她的后背就是弟弟的摇篮和小车,上学背着,下学背着。我发了工资,总是往她的口袋里塞上一点儿给她当零花钱,可我是个大手大脚不会算计的人,到月底没有钱了,就又去翻闺女的口袋。月初我给欣运多少,到月底就还有多少,她总是一分不动。后来我干脆就让她管家,我和她爸发了工资就都交给她,花钱再找她要,那时候她还不到十二岁。孙矿长常到我们家来,他就是相中了欣运的牢靠和孝顺,将来想让欣运给他们老两口子养老送终。他们说是说,我和欣运她爸嘴上哼哼唧唧地答应着,心里也没有底,不想落个攀高枝的名声。我们家的闺女好,得等她长大了自己拿主意……
安国听得正带劲,他非常想多知道一些欣运小时候的故事,卓欣运却进来喊他们去吃饭,老人也就中断了话头。
运城的冬天温暖而湿润,即便是在夜间也不用多加衣服,焦起周和武桂兰还是只穿一件毛衣,外面罩个白大褂,忙起来脑门上还冒汗。
最婵婚后没有显出成了小媳妇的水灵劲儿,反倒消瘦了,皮肤发黄,显然是缺少睡眠,体质似乎还不如母亲。她在外面又套了件薄棉袄,干得热了就解开了棉袄的扣子,嘴里说:这城市里到底是比山区暖和。
焦起周正在整理一天的账目,收了多少钱,卖出去多少药,看了多少病人,还要把典型病例记录下来。他的心绪很好,接过大女儿的话说:运城是个盆地,没法儿不暖和。北面有稷王山给它挡风,黄河像个大网兜一样从西、南、东三面兜住运城,形成了这一片好风水,所以这儿历代都出大名人。
小丫头最芳趴在里屋的炕桌上写作业,耳朵却支棱起来听着外间屋的谈话,马上抢过话茬儿说:新时代的大名人就是我爸和我妈了!
你给我闭嘴,好好写你的作业!
小丫头根本不把父亲的吆喝当一回事:人家是想给爸更正,什么挡风呀,网兜呀,听着多土!应该说,“运城境内涑水横贯,川岭相间。外则砥柱之险,内则盐池之饶。远则大河环卫,近则渠水交莹。俯瞰龙潭,万顷琼瑶夺目:仰瞻云岭,千峰翠锦如屏……”
武桂兰笑得非常舒心:哟,今天的课文背得还不错嘛!有了母亲这句话,最芳草三潦四地就把作业划拉完了。为了堵住父母的嘴,让他们别再唠叨,她又故意大声嚷嚷着:写完啦,可写完啦!然后急急忙忙凑到外间屋的连三桌子上,父母和大姐正在干的事情太吸引她了。
从屋顶上吊下一个大灯泡,连三桌子上码着一堆包裹和信件,都是病人寄来的。信封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和什么尺寸的都有,有从邮局买的,有自己拿糨糊粘的,小的如手巴掌,大的像个尼龙袋子,里面装着胸部大片。还有的就在信里装来买药的钱,有的寄来汇款单,还有人治好病后寄来核桃、大枣、绿豆等各式各样的东西,表示感谢。山南海北哪里的信件都有……真怪,他们是怎么知道这儿的地址的呢?
运城人爱说“河里没鱼市上见”——在河里抓不着鱼你到鱼市上去看,各种各样的鱼有的是。求医也是一种缘,只要得了病,自己还有亲属朋友的耳朵就都支棱起来了,听到一点消息就奔来了,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绝不放弃。
最芳先挑选自己看着新鲜的包裹拆:这些包裹里不会有炸弹吧?嘣!
桂兰的心情也不坏,被小女儿逗笑了:死丫头,是不是美国电影看多了?
求医者寄来的每一封信,还有钱、汇款单和包裹,最婵都要分门别类地详细登记下来。焦起周和武桂兰则根据来信者叙述的病情和寄来的片子开出药,第二天给寄出去。这工作量太大了,每天不干到凌晨一两点钟睡不了觉。
焦起周说:要是这样熬上个一年半载的,我们非得把自己累散了架不可。
桂兰举着一张胸片在灯底下反复地看着:那怎么办呢?没有病人犯愁,病人太多了也愁。
我想给黄鹿野写封信,看他能不能过来给咱帮帮忙?
人家是城关镇卫生院的院长,一个月少说也得挣三四百吧?你给人家开少了不合适,开多了你拿得出吗?
我这儿没问题,先听听他的意思再定。这些事焦起周显然已经考虑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又问桂兰:你娘家还有顶事的人吗?
桂兰瞥了他一眼:我娘家还有准你不清楚哇?她轻叹一口气:自打父母一死,不是亲的热的就越走越远啦!
起周先问桂兰的娘家,目的是为了引出他想从自己老家往这里调人的话题:我想从老家叫两个人过来帮忙,一个是老三斌丹,名字里就有药,为人牢靠,在小队当过会计,来了可以帮着把账管起来。还有里里外外的杂事,像到邮局里取款啦,给病人寄药啦,登记信件啦等等,就都可以交给他干。还有大哥的闺女最霞,泼泼辣辣,能说能干,从小喜欢医药,我回乡看病,都是她给提着药箱子打下手。
桂兰笑而未答。
最芳倒插嘴说:把奶奶也接来吧!
大人在说正事的时候连最婵都不敢多插嘴,小女儿最芳可不管这一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母亲问她:想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