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第1页)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趣味思考 美国孩子怎么看“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被誉为道德教育的典范:孔融在分梨的时候,把最小的留给了自己,其他的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表现出了谦让的礼仪。可是,当美国孩子听到这个故事时,却有着另外的看法。
老师:“你们怎么看待孔融让梨?”
学生:“孔融说自己年龄小,就挑了最小的梨,可是给其他兄弟分梨时,却又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示谦让。”
学生:“他只管表现自己的谦让,给自己挑一个最小的就好,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待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剥夺了其他兄弟选择和表现的机会,这对别人不公平。不仅如此,我还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孔融只有四岁,没有是非观念和行为能力,父亲却让他去分梨,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父亲没有指出问题,反倒表扬了他。”
老师:“……”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鼓励主观武断,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别人的赞赏,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解读,背后隐藏的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无论美国学生所言是否正确,但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他们在一步步地使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他们在判断所读的故事时,不是以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近为标准,而是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合理,不会轻易被欺骗或操控。
批判性思维的益处无须赘述,可是有一个疑问:既然批判性思维这么好,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见到它呢?因为掌握和使用批判性思维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其间存在诸多的干扰因素,它们就像是思维的“减速带”。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是“减速带”,而不是“石头”或“大山”呢?
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在《学会提问》中,详尽地解释过这个问题:
〇只要你放慢速度,就可以克服它们。
〇无论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就在那里。
〇就算你注意到了它们,它们还是会干扰你前行的速度。
那么,干扰批判性思维的“减速带”都有哪些呢?
思考过快
快思考,是指根据现有的一点信息,不进行任何深刻、全面的思考,就仓促地作出决断。在思考重要的问题时,如果不进行慢速的、有条理的思考,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曼尼认为:大脑有快慢两条做决定的途径,常用的、无意识的“途径1”是依靠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属于快思考、直觉思考;有意识的“途径2”是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属于慢思考、理性思考。
刻板印象
我们在接触任何主题之前,都会带有一定的信念或思考习惯。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时,就会用印刻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来判断和评价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