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搞清楚概念之前别轻易作出判断(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雨果:“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如是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

上述笑话就是因为“笔杆子”三个字所致,宪兵和雨果对“笔杆子”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分歧。雨果使用的是“笔杆子”的外延,也就是“写作”;宪兵理解的是“笔杆子”的内涵,认为雨果是“贩卖笔杆子的”。

概念的种类

根据所反映的概念的外延大小,可分为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空概念。

单独概念→人名普通概念→植物空概念→神仙

根据所反映对象是实体还是属性,可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实体概念→医生、医院

属性概念→聪明、善良

根据所反映的外延属于集合体还是类的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判断是集合概念或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森林、人类

非集合概念→树、人

历史老师问学生:“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

学生回答:“老师,我不认识孙中山。”

老师说的“认识”,是指对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回答问题的同学所说的“认识”,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如果后者是因为没听明白问题才这样,他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如果他是因为功课没学好才这样说,那就是故意偷换概念了。

父亲指责儿子:“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儿子狡辩说:“您经常说,中国人民非常勤劳,我也是中国人民,我怎么会懒呢?”

父亲说的“中国人民非常勤劳”这句话里的“中国人民”,是一个集体概念,并不确指某一个中国人,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性;儿子说的“我是中国人民”这句话里的“中国人民”则是一个个体概念,即我是中国人民中的一员。虽然两个词语都是“中国人民”,但意思却不一样,概念不统一,俨然是逻辑谬误。

明确概念的方法1: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指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即从一个外延大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小的概念的过程。限制有助于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具体、准确地表达思想,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

人→女人→名女人→单身名女人

明确概念的方法2:概括

概念的概括,是指通过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从而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概括能够使概念抽象化,当一个定义过窄时,就可以用概括的方法。

单身名女人→名女人→女人→人

在学习逻辑思维时,判断和推理往往倍受重视,而概念则易被忽略。实际上,概念是整个推理的基石。作为思维的起点和细胞,概念的明确和清晰对于思维后续的命题真假判断以及推理创造新知识等思想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概念不明确,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特性和本质,也就无法运用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因而也就无法进行逻辑思考了。

一切真实可能的东西,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在这些条件与情形下,不可能出现其他的东西。

——黑格尔《逻辑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