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节 万事万物都可以当作桩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十四节 万事万物都可以当作桩子

前面我们学习了桩子的定义和发散训练产生的桩子,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万物皆桩的技巧。

我们的记忆宫殿分两种,一种是事先记忆在脑子里的桩子,如地点桩、数字桩、字母桩、身体桩等,一种是随机制作出来的桩子。

记忆宫殿分两种,一种是事先记忆在头脑里的地点桩、数字桩、字母桩、身体桩等,一种是随机制作出来的桩子。

从小到大我们学过很多成语和熟语,它们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随机宫殿,比如“笔墨纸砚”就是四个桩子:笔、墨水、纸张、砚台。又或者“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下子就是七个桩子:柴火、米、油、盐、酱油、醋、茶。

一个记忆过很多成语古诗的人,在记忆信息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一个人不论用任何记忆形式,记得的东西越多,这些记住的信息对他的联想就越有利,就像圣经中的马太效应,有钱的人更有钱,穷的人更穷。

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个巨大的记忆仓库的话,记忆术就好比拉货进仓库的货车。而已经储存好的信息就像这个仓库中的盒子,可以装进新的货物,这个原理简称为:用已知记未知。

在遇到多选题和简答题的时候,假设一个题目有四个答案,那么一个四字成语制作成桩子就可以帮助你记忆这道题了。

√定桩示例

知觉的特征包括: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

分析:使用“卧虎藏龙”的四个字进行定桩。

桩子:卧床

记忆方案:我选择一张卧床睡上去没有知觉(知觉的选择性)了。

桩子:老虎

记忆方案:我们都理解老虎是很凶猛的(知觉的理解性)。

桩子:宝藏

记忆方案:将装满宝藏的箱子整个提起来飞奔啊(知觉的整体性)。

桩子:龙

记忆方案:龙的身体很长(知觉恒常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点:1。行政的目的和动机合理;2。内容和范围;3。行为和方式;4。手段和措施。

分析:把标题拆分成4个随机宫殿的桩子和4个要点对应联想。

“行政合理性原则”拆分为桩子:行政→刑侦→刑侦警察;合→盒子;理性→旅行箱;原则→圆甘蔗。

1。行政的目的和动机合理——刑侦警察(对应联想)

记忆:刑侦警察跟踪犯人的目的(行政的目的)是抓出幕后团伙,抓坏人保护老百姓动机很合理(动机合理)。

2。内容和范围——盒子(对应联想)

记忆:盒子里的内容(内容)是一些物品,盒子内是一个范围(范围)。

3。行为和方式——旅行箱(对应联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