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情绪沟通 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八章情绪沟通: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情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任何人都难以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人际沟通中,快乐的情绪要学会与人分享,悲伤的情绪要尝试向人倾诉,愤怒的情绪自己要尽量控制,嫉妒的情绪要把它消灭在摇篮里。学会诉说,学会倾听,学会安慰,学会承受,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

1.小怒无妨但要有度

在人际沟通中可以偶尔生点气,但要让自己的情绪迅速恢复常态,这样不仅对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好处,同时对自己的健康也有好处。

生活中,我们会和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和沟通,难免会出现摩擦。而一旦有了不好的情绪,虽然要有所控制,但是长时间压抑在心里不发泄,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有了坏情绪,应该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地释放一下,最终达到调节的目的。

为了尽量不产生坏情绪,我们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以待人,学会谅解,但有时发怒也是极有必要的,因为适当的愤怒可以缓解自己的情绪紧张和不快,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那么怎样才算是适当地发泄呢?你要对下面的问题进行判断,即对所处情境的分析是否准确;能否明确自己发泄怒气会达到的目的;发怒是不是达到目的的最好方法;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

只有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才能既恰到好处地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又不至于因过度表现情绪而影响了人际沟通和毁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一般说来,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当别人侵犯或损害你的利益时,比如同事或朋友占了你的便宜。发怒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警告,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该撕破脸皮或漫骂,可以采用委婉指责的方式,让他知道你不是一个心里没数的人。

(2)当遇到“倒霉”的事时,比如受到了陌生人的欺负。这时候要看准情况再发怒,发怒是为了警示欺负你的人,你不是好惹的。

(3)当被朋友或亲人误解时,发怒的目的是想澄清事实,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让彼此的感情更深厚。

要让自己的发怒是有缘由的,不能随便就生气或是发怒,因为那样只会给人不好的印象,让沟通变得困难。要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偶尔生点气,但要让自己的情绪迅速恢复常态,这样才能对健康无大碍。但是,生活中有三种气是不应该生的,即闲气、闷气和怨气。

1.为什么不要生闲气

闲气,简单地说就是闲的没事干,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随便见个人就想发脾气。一个人生闲气的时候,心情就会感到压抑或烦躁。如果任这种消极情绪发展或反复发生,必然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会接踵而至。

另一方面,经常生闲气,不仅影响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破坏自己与上下级或同事之间的正常关系,从而会阻碍事业的成功。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聪明的人都不会随便生闲气,而是把自己的心放宽。

由于沟通的对象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人与人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在沟通过程中很可能在观念和想法上出现分歧,这时候情绪难免会变坏,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是不是对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所以才会惹到自己。

要想不生闲气,保证情绪的健康,就要不断完善自己,不为小事所困扰。时刻充实自己,就不会有时间计较琐事而生闲气了。另外,还要加强修养,宽厚待人,从而就不会莫名其妙地生闲气了。

2.为什么不要生闷气

所谓的闷气,就是不发出来而强憋在心里的气。这种气对身体的健康极为有害,闷气憋在心里,不向外发泄,就会导致食不甘味等问题,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随之下降了,自然会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找上门来。

气憋在心里,就会越憋越重,越重越憋,到了人体难以承受的程度,这时如果再骤然发泄,就会如同山洪暴发,大发雷霆,也就是盛怒。专家指出,盛怒对身心造成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

在日常生活中,若是两个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同时相互生闷气,这种害处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经常生闷气,不仅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夫妻关系也会日益紧张,隔阂加深,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要想不生闷气,就应该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多结交一些朋友,优化自己的性格,开阔自己的心胸。同时,心里有不痛快的东西,就及时向熟人、朋友、同事倾诉。

3.为什么不要生怨气

怨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认为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而产生的。事实证明,生怨气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而且还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心中装满了怨气,就会觉得自己的四周全是敌人。如果被这种消极情绪困扰着,就会破坏自身的心态平衡,使自己的意志和进取心涣散,进而还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降低或紊乱。

科学上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死的,而是被气死的,就好像三国时的周瑜,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吐血而死,值得吗?一代英雄豪杰说是被别人气死了,不如说是被自己的坏情绪害死了。

可见人们拥有健康的情绪是何等重要!我们无论对什么事情,都应该做到心胸豁达对人,泰然自若处世,心静如水对物,这样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自己不要轻易生气以外,面对别人发怒时,还要正确判断别人的愤怒情绪,作出正确的回应,就能在沟通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释放情绪要学会倾诉

情绪低落的时候找个亲近的人聊聊,的确能抒发怨气,调整情绪,这是个不错的妙方。

你常跟亲近的人倾诉吗?你通常是别人倾诉的对象吗?情绪低落的时候找个亲近的人聊聊,的确能抒发怨气,调整情绪,这是个不错的妙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利用社会支持系统,这绝对比一个人闷着任凭委屈啃噬心情来得好。但你一定也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只是疲劳轰炸式地倾倒情绪垃圾,倾诉往往会造成“听者越来越烦,说者越来越苦”的两败俱伤惨状。比如有一位女士说:“我都是回家跟先生诉苦,把委屈尽情地发泄出来。结果,他嫌我唠叨,老是抱怨不停,他说实在受不了,要和我离婚。”

因此,倾诉要发挥效果,必须掌握技巧。在还未了解其中的诀窍时,请别任意开口倾诉,以免越诉越苦。

那么应该如何来清除坏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呢?

首先,请先整理情绪。恼人事件刚发生后,一时间情绪激动不已,这时该找个无人之处,先一个人自言自语一番,把心情理出头绪后,再做与人分享的打算。要是立刻就气冲冲地去打扰亲朋好友,很容易因为太情绪化而不知所云,甚至可能会把对方当成了出气筒,错把亲人当敌人。

接着,按照顺序明确诉说。当找到了可谈心的对象时,就该进行倾诉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