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行定终身(第2页)
——胡雪岩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恒心、毅力。任何事要么根本不做,只要认为值得去做,而且下了决心之后,就一定要克服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因为,这是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之一,胡雪岩就特别看重这一点。
太平军攻占杭州后,杭州城里许多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但只有更夫没有变。无论杭州被太平军占领期间,还是最后被朝廷收复,做了十几年更夫的周老汉从始至终地每夜按时打更,从没有因任何事情而间断过一次。几经战火,杭州城刚刚为清军收复,城内房倒屋塌,十分凌乱,这太平盛世的打更之声,让人听起来有一种安定、恬适、振奋的感受,使久经战乱、身心疲惫,在战乱刚过重返故里的第一夜,就听到了那熟悉的打更之声的胡雪岩也为之动容。在这样的战乱年月,更夫依然不改初衷地坚持打更,这实在是太难得了,想到这里,胡雪岩顿时对这位打更之人肃然起敬。于是,他开始打听这位打更之人的背景,当了解了之后,胡雪岩更是对这位更夫感到敬佩万分,当即决定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并委以重任。胡雪岩为什么这样做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更夫这样敬业执著的人,能为自己的生意帮大忙、做大事。”胡雪岩认为更夫不论是在和平年月,还是战乱年月,都能从始至终地坚持做自己的事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说:“世界上很多事本来人人都能做,只看你是不是肯做,是不是始终坚持地去做。能够这样,就是个了不起的人。”
胡雪岩说的“只要始终坚持做事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与他经常说的“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像个样子”含义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强调要想成功不仅要树立目标、自信,更重要的是能踏踏实实地始终坚持做事。
生活一直在不断考验我们,唯有那些坚持不懈去做事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奖赏。坚持不懈去做事,可以移山,也可以填海,更可以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成功之人。
俗话说,“任你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坚韧精神是一种成功的素质,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力,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而这种坚韧精神的必备前提,就需要拥有坚持不懈去做事的态度,试问,诸事百业,有哪一种可以不依靠坚持不懈去做事而获得成功的呢?
坚韧的意志是一种心智状态,是可以培养的,主要包括目标坚定、自立自强、计划确实、认识正确、善于合作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等七个方面。而要将坚强的意志力培养成为习惯,有四个简单的步骤。这些步骤不需用大量的智慧,也不必有多深的教育背景,只要用一点点时间,下一点点工夫就足够了。
四个简单的步骤是:
第一,有灼烧的热切渴望,支持自己实现确切的目标;
第二,以连贯的行动执行确切的计划;
第三,把持住不为负面影响牵动的心,包括亲友的负面影响或暗示;
第四,和一名以上鼓励自己执行计划、追随目标的人建立友好的友谊。
在各行各业中,想要出人头地,成就雄心壮志,这四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步骤,是控制一个人经济命运的步骤;是指引人走向思想独立自由的步骤;是指引人走向或大或小的财富的步骤;是引人走向权势名望和举世认同的步骤;是保证有利“突破”必然造访的步骤;是化梦想为现实的步骤;也是指引人走向驾驭恐惧、掌控失意挫折、主宰冷漠淡然的步骤。它就是培养你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的捷径。
坚持不懈去做事,是克服漫漫人生路上数不尽的艰难险阻的利器,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没有坚持不懈去做事的毅力,一遇困难,便会半途而废,成不了任何事情,人生又怎会出色?
在商场上也是一样,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使得很多人在经商的时候,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利润,然而结果往往并不遂人所愿。这就是由于人们缺少坚持不懈去做事的心态,急着想要得手,结果事与愿违。
坚持不懈去做事,特别需要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就像白朗宁所说:“有勇气改变你能够改变的,愿意接受你无法改变的,并且明智地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改变。”因此,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越坚定,你就越要有坚持不懈去做事的心态和韧性去克服困难。当然,这里所谓的坚持不懈去做事,是指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环境屈服。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要取得非凡的成功,就必须有非凡的才干。但比较而言,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工作精神,实际上更加重要。这是因为事在人为,在于自己能从始至终努力去做。如果一个人成天做黄金梦、老板梦,在施行行动的时候却只是三分钟热血,从此之后就躺在**睡大觉、做美梦,这种浅尝辄止的行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只能半途而废,即使你有再多才能,有再远大的理想,没有坚持不懈去做事情的韧劲儿,那么也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坚持不懈去做事的精神在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心智。3。立志在己,成事在人
做生意,要有气魄,一种强烈的自立门户、纵横天下、开疆拓土、驰骋一方的气魄。
——胡雪岩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又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立志对于成就人生的极端重要的作用。
在胡雪岩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庭十分困窘,一次机会使胡雪岩来到了钱庄当学徒。由于他勤快聪明,熬到学徒期满时便成了信和钱庄的一名伙计,专理跑街收账。当时仅仅是二十多岁的胡雪岩看出王有龄虽然穿着寒酸,但言语之中显示出其人才的个性,于是擅自做主挪用钱庄银子资助潦倒落魄的王有龄进京捐官。然而,他因为这个举措不仅丢掉了钱庄的工作,还严重影响了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名声,因此,再没有钱庄敢雇佣他,别无他法之下,胡雪岩只好依靠打零工糊口度日。
多亏善因有善果,王有龄得胡雪岩资助进京捐官成功。
重逢王有龄,胡雪岩的窘境发生了变化。此时王有龄已经偿还了信和钱庄的五百两银子,信和“大伙”张胖子看到王有龄已经当官,为了拉回有官场靠山的胡雪岩,准备让出自己“大伙”的位子。他找到胡雪岩恳请其重回信和,甚至将胡雪岩离开信和期间的薪水都给他带去了。
然而胡雪岩并没有回去,他认为一个人最终还是要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而回到信和,也就是胡雪岩说的“回汤豆腐”,这“回汤豆腐”做得再好也不过做到“大伙”为止,总归不是真正的老板,事事自己也做不得主。
胡雪岩说:“自己做不得自己的主,算得了什么好汉?”他要自己做主,开办自己的钱庄。
胡雪岩凭着这种气魄,这种强烈地要在商场上自立门户、开疆拓土、驰骋一方的气魄,终于成为清代第一富商。试想,如果他也和其他钱庄档手一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恐怕下半辈子也不过继续在钱庄里打工,一辈子也没什么起色。
立志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胡雪岩立足商界,不断地打开市场,最终成为一流大商贾的内在动力。
常言道:“人穷志不穷。”志者,理想也。志,可谓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支柱。有志就是有理想,没有志就是没有理想。立志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将来有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问题。曾有多少位成功的大商人、大企业家,在他们初涉社会谋生的时候,是两手空空、拍手无尘的穷小子。但是,他们从找到第一份工作那天起,就立下了人生的大志,他们大多人穷志不穷,不愿意做一辈子佣工,一定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大展宏图。
不但是现代人,就拿古人来说,他们也是十分重视理想的,即使到了“穷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诸葛亮在写给他外甥的一封信中说道:“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其意是说,做人当有远大的理想和志气,如果意志薄弱,必定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古人有言:“虎豹之子未成王,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雏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经商,就要有这种气魄,要有当大富翁的目标。也要有富甲一方、造福一方的志向和雄心。杜甫写诗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事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呢?器大者志必宏,志高者意必远。岳飞、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那是一种“将帅”的气势,而毛泽东则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统帅”胸怀。那是一种雄霸天下的志向。
所以说,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那么,他自身的潜能才会发挥得更充分,他的才能才会发展得越快。人之伟大或渺小都决定于志向和理想。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理想如果是笃诚而又持之以恒的话,必将极大地激发蕴藏在你体内的巨大潜能,这将使你冲破一切困难和险阻,达到成功的目标。
俗话说“欲起步的人生贵立志,已起步的人生贵坚持。”立志,就是设计自己的一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在生活的起跑线上,选择什么目标,树立什么志向,确实关系着他的前途命运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只有那些怀抱理想、志存高远、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完美地冲刺到人生的终点,捧回人生成功的金杯!
4。沉得住气,方能大气
千万要沉住气。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着我今天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