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凤阳军训等待就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朱棣兄弟们在凤阳读书、习武,远离了京城的是是非非,但是,无形的失落感又涌上了心头。

一是新婚妻子不能守在身边,他一年也回不了南京几次。虽然徐小姐不是自由恋爱的情人(那个时代还没有这个概念),但她却具备了当时男人对好女人的几乎一切要求,温柔贤惠,举止得体,持家有方,不干涉丈夫的公务。这么快就要离开了,年轻的朱棣真是相当舍不得。

二是一出生就决定的命运,因为晚生了几年,本来亲如手足的兄弟,现在却有了严格的尊卑贵贱之别。朱棣永远也忘不了,朱标被册封为太子时,他们兄弟几个都要跪倒磕头的情景。他觉得虽然大哥值得依赖,但让手足兄弟行这样的大礼,实在有些屈辱,而且这样的屈辱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更加重严重,更会让他不舒服。

洪武十一年(1378年)八月,成婚两年后,朱棣和徐王妃有了第一个孩子,朱元璋给孩子取名朱高炽。

朱高炽仅比后来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小一岁。儿子的到来,让朱棣尝到了初为人父的喜悦,更多了一份父亲的责任感,尽管他只有十八岁,按今天的观点,他自己都是个孩子。

虽然不能马上去北平就藩,朱棣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他吩咐自己的表哥李文忠,对北平的城防和建筑进行维修,为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进驻做好准备。李文忠虽然论辈分是朱棣的表哥,但其实只比朱元璋小十一岁,比朱棣大二十一岁。在当时也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

也许是对自己这个表弟的话太当回事了,也许是自己有在建筑业成名的潜意识,李文忠这回可是撸起袖子真抓实干。他抽调了上万名士兵,对北平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北平在元朝时就是大都,是国家的首都,但城墙居然还是土墙,绕北平城墙一圈有五十五里,仅在外层包砖,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四面城墙全部加高,在九个城门上,重新修整了垛口和箭孔,总之,考虑到和蒙古人打持久战的需要,一切都用最高的标准和最严格的要求进行。

李文忠对于工程质量相当满意,认为是自己的又一杰作。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的辛勤工作,给大明王朝留下了深重的祸患,导致了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恐怕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朱元璋也在为皇子就藩一直准备着。洪武十年正月,老朱宣布,增加三个藩王:秦王、晋王和朱棣的军队。燕府原有燕山护卫军一千三百六十四人,再增加到金吾左卫二千二百六十三人;两个哥哥的亲兵,规模也都扩大了一倍以上。

洪武十一年,二十一岁的秦王和二十岁的晋王接到圣旨,于五月初四从南京出发,前往各自的封国。离开的人踌躇满志,离不开的人心情失落。对于朱棣来说,毕竟已经十九岁,自己最佩服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年龄已经统率唐军太原起义,攻打天下了,自己还得在凤阳做简单的军事训练。

李世民在登基前是秦王,并且担任了尚书令,如今朱元璋把老二封为秦王,又把他放到西安,让其执掌重兵,难道真的不担心历史重演吗?

别忘了,朱元璋可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才一路打到皇帝宝座的,这和唐高祖李渊靠三个儿子打天下大不一样,他有这个信心,能够控制自己的儿子们。而且这个秦王和李世民相比,无论是天赋还是努力程度,都差了几十条街。

元顺帝逃到漠北之后,每每想到祖祖辈辈经营了近百年的首都让当年的小叫花子攻占了,心里那是说不出的痛。已经习惯了一线城市生活的北元贵族,很不适应在荒漠中单调无聊缺乏夜生活的痛苦,都一心想打回来。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等到报仇的机会。洪武三年(1370年),元顺帝就带着复国未酬的深深怨恨,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其实他的正式庙号应该是元惠宗,顺帝是他死后,我们的太祖朱元璋封的。

朱元璋很“厚道”,为了表扬他当年不做任何抵抗,就从大都坚决逃走的明智行为,认为这是顺应天命,就赠给了这个蒙古族统治者一个顺帝的称号。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承皇位,是为元昭宗。

昭宗统治时期,除了北元的中央军之外,蒙古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可以分成三大部分:首先是由王保保(这是个“汉奸”,蒙古名为扩廓帖木儿,被其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的十余万军队,占据山西、甘肃一带,直接威胁太原和西安;其次是丞相纳哈出,手下有步骑兵二十余万,盘据辽东,威胁长城沿线;再次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拥有十余万军队,控制着西南边陲的云南。

在朱棣的两个哥哥就藩的这一年,元昭宗也去世,益宗脱古思帖木儿继位。

在洪武初期,北元对于明朝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北平一带。而主要是来自西北,1375年王保保死后,这个威胁也大大降低了。不过,让秦晋二王先就藩,从顺序上讲也是很自然的。而且,朱元璋觉得老四还年轻,需要在凤阳历练,不用急着去北平。朱棣虽然失落,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好在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就在这时,朝廷发生了一个大变故,有明三百年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受到重大影响,并直接影响到了朱棣就藩的前景。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壮士断腕的无比勇气,铲除了自己亲自任命的丞相胡惟庸,连带处理了超过三万名同党,甚至干脆连丞相这一重要岗位都取消了,自己亲自领导六部的工作。朱元璋双管齐下,一边大杀权臣,铲除不稳定因素,一边抓皇子们的文化武功,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了:

让他们成为朱家王朝能力合格、素质过硬、身体健康的接班人。

朱元璋在南京搞大清洗的时候,朱棣还在凤阳习文练武。对于老爸的这次行动,他应该是相当震惊的,牵连进去的同党,仅处死的就上万人,如果这些人真要谋反,早点动手,朱元璋挡得住吗?当皇帝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不过,既然杀了这么多异姓,势必对同姓的要加以重用,特别是自己的几个亲生骨肉。

也就是说,他们的明天会更好,他们的前程会更加光明。果不其然,胡惟庸被杀两个月后,朱棣就得到了好消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