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朱棣变成张飞(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然而,朱棣再生猛,毕竟只是一个人,而不是杀人的机器,眼看着涌上来的敌人越来越多,身边的弟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累,而手中的家伙越来越感觉沉重……

朱棣且战且退,来到了白沟河岸上,身后只有两个骑兵,而他面对的,则是黑压压的一片人群……

难道,我朱棣就要死在这里了吗?朱棣不愿意被俘,他甚至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不能让你李景隆羞辱!

不断迫近的明军也很小心,他们对这位传说中的战神也很敬畏,知道他曾让蒙古人不敢入侵,也知道建文帝下的命令,轻易不能拿皇叔开刀,他们就排好队列,准备向这个人发动最后的攻势。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领队的突然看见了李景隆中军那里的令旗,要求他们马上撤退!这李景隆疯了吗?还是他真是朱棣在朝廷的卧底?

都不是,是他看到了朱棣的举动。

朱棣骑了匹伤马,浑身是血,站在河堤高处,形象十分突出,这时候谁要是带了三眼火铳,可以一铳把他轰下马来,可惜没人敢这么做。

只见到他一手扶缰,头偏向河的另一侧,另一只手不停地挥动马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招呼自己的弟兄:“快来快来,这边有一票大买卖!”

朱棣的这一招并不高明,就算有伏兵,也还在对岸,要想冲过来总得点功夫吧,有这么个时间差,捉拿朱棣已经足够了。

可是,没人敢上前一步,没人相信这个不可一世的燕王如今变成了一个演员,把张飞大战长坂坡时玩过的一套又搬了出来。幸运的是,《三国演义》当时刚刚创作出来,还没有成为超级畅销书,这帮士兵应该都没有读过,没文化真可怕。

朱棣自己看过这本书没有,这可是千古之谜,他把这一套玩得如此熟练,又是什么原因呢?

更让人欣慰的是,朱棣的对手是那个自以为是、自不量力又自作聪明的李景隆,他总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做出让人吐血的错误选择。

曾经有一个活捉朱棣的机会摆在李景隆面前,他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之后才后悔莫及。如果老天再给他一次判断的机会,他一定会说:“先扑上去,放倒他……”

可惜,上天再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围攻的士兵调转马头逐渐撤去,朱棣继续挥动他的马鞭,坚持把戏演完。等敌人渐行渐远之后,他才放下胳膊。

朱棣的手心里全是汗,他也紧张坏了。活了四十多年,这四分钟也许是他最难熬的。逃过了这一劫,他眼前一亮,看到了援军上来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高煦眼看老爸这边战事吃紧,带着千余骑兵过来支援,让朱棣大喜:“父王累了,看你的了!”朱高煦打仗还真不含糊,上来就砍翻了几个试图围攻朱棣的官军,杀开了一条路,帮助父亲杀出了重围。

尽管暂时脱离了险情,但朱棣的噩运并没有结束,很快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两军相遇勇者胜,勇者相遇智者胜。在双方激战多时,精力体力都严重透支,更多地凭本能作战的时候,有人还能有超出常人的清醒意识,知道敌人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并立即实施有效的攻击,那实在是可怕的,对敌人造成的后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朱棣经常就是这样的角色,但这一次,有人比他走得更远,他叫瞿能。

瞿能这时候反而是越战越勇,他已经看出,燕军的战斗力出现了问题,此时不发起总攻,更待何时!

瞿能把近万名汉军骑兵重新组织起来,对他们做了一番决战动员:“朱棣逆贼已经挺不住了,朝廷养育我们多年,是到了为国尽忠的时候了,攻灭燕贼,活捉朱棣,我等都将名垂青史!”

当数千铁骑高喊“灭燕,灭燕!”的口号,举着马刀和长矛冲击过来的时候,已经极为疲劳的燕军,这时候已经支撑不住了,瞿能手到之处,燕军的惨叫声不绝于耳,被砍掉的脑袋和肩膀,在空中画着优雅的弧线,然而,它们的主人却很悲惨地向死神报到去了。

另一名南军大将平安,这时候也来了精神,他冲进阵中,先把大叛徒陈亨砍于马下,然后又打伤了徐忠。这徐忠实在是个猛人,他两根手指骨折,但就是不肯退出,干脆自己把两只断指彻底砍断扔掉,接着战斗。但即使这样,燕军还是无法挡住瞿能与平安的两面夹攻。马上的战士越来越少,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而他们的对手,却依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如潮水一般向他们奔涌过来,要把他们完全吞噬。

朱棣身上的汗水早已经把铠甲完全湿透,手中的兵器越发感到沉重,甚至视力都开始模糊起来了,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体会到,自己不是什么人见人怕的战神,扛着朱允炆保护伞的巨无霸,而是和别人一样,一刀就能被戳透,一箭就能被射死的普通人。

不久前,他用空城计骗过了李景隆,逃过了一劫,这一次,他还有什么招数,能让两个昔日的手下败将停止屠杀?

朱高煦还在不知疲倦地战斗,不少南军死在了他的长刀之下。但他毕竟也是人,不是杀人机器,在官军疯狂的反扑下,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了,他,又能撑多久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