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年之内连废五个藩王(第2页)
这个奏折不知道是谁当的枪手,可算是既深明大义,又顾及手足之情,既流露出希望宽大处理的愿望,又表达了服从圣裁的理智。难怪性格仁厚的朱允炆看了之后,差点眼泪都流了出来。
他马上传示齐泰、黄子澄进宫,把朱棣的奏折拿给他们看:“削藩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说他们考虑一下,于是出了宫,在一起商量。他们一致认为朱允炆这是妇人之仁,现在事已至此,拉弓没有回头箭了。
于是两人又一起去找朱允炆,并说:“既然把周王抓了,众王中最让人不放心的是燕王,他因为长期镇守边关,名声日渐增大,不如趁机一起收拾了,以免留下后患。”
朱允炆犹豫不决,于是派人潜入北平,想搜集燕王的罪证,但一时没抓住什么把柄。朱允炆的书呆子劲儿又上来了:“我们拿不到证据啊,凭什么抓燕王?”齐泰心说,我怎么碰上这么个主子,真沮丧!不过还是耐心地开导说:“就凭他那个想营救周王的奏折,我们就能把他逮起来了。”
朱允炆说:“你讲的也没错,但我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就连削数王,难免让天下人非议啊,暂时先放一放吧!”
齐泰说:“我们以加强边境防卫为名,派可靠的大将带兵驻守开平,把北平的护卫精锐,全部都调到辽东,去掉朱棣的羽翼,他朱棣再有办法也无可奈何了。如果现在不行动,以后肯定要铸成大错。”
朱允炆同意了齐泰的看法,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朝廷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北平省省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并责令他们严密监视燕王的动向,及时密报。
有道是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这时候又出来了一个四川岳池教谕程济,八品小官,大致相当于今天一个县的教育局长。他居然直接上书给皇帝,说“北方兵起,期在明年”。朱允炆看了奏折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居然非常生气,说程济“无端妄言”,让人把他抓到京城,准备处死。程济当然不想死啊,他说:“请先把我关押,如果朱棣一年之内不反,再杀我不迟。”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年之内朱棣反了,你们就赶紧把我放了!程济于是被关押在了南京的大牢内。
难道真是连远在四川的人都能看出朱棣的反意,而朝廷却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这个程济不过是个托。齐泰和黄子澄借这个小官之口,说出了他们自己不方便说的话。
然而,朱允炆还是不想对四皇叔下手。
转眼到了第二年,年号改了,也就是建文元年。二月,朱允炆追尊父亲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尊朱标正妃常氏为孝康皇后。尊自己的生母吕妃为皇太后。朱标虽然没有做过一天皇帝,但由于有了个好儿子,也得到的皇帝规格的祭祀。
同时,朱允炆封自己的正妻马氏为皇后,弟允熥为吴王,允熞为衡王,允熙为徐王。立长子文奎为皇太子。
三月,兵部派遣都督宋忠、徐凯率兵屯开平、临清及山海关,防备朱棣有什么异动。北平燕王府护卫军中的精锐,大都被抽调到了开平,又把北平、永清二卫军派到彰德、顺德。就连曾跟随朱棣北征立功的蒙古骑兵指挥观童,也被调到了南京。齐泰和黄子澄合计,朱允炆即使狠不下心来废掉朱棣,靠这些措施,朱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齐泰应该会这么想。与此同时,削藩的工作并未停止。
四月,有人告发湘王朱柏私印宝钞,牟取暴利并干扰国家金融秩序。朱允炆于是准备采取行动,把十二叔捉拿到京城问罪。但是,这一次却出现了麻烦。
与前几位兄弟乖乖配合相比,这个朱柏性格刚烈,面对前来捉拿的官军,他在荆州自己的府第里发表了一篇相当煽情的演讲:“我听说太祖时代的大臣,都不愿受辱,以自杀来表明心迹,我身为高祖的皇子,面南称王,怎能像奴隶一样束手就擒!”说完,他就在府内放了一把大火,把妻子儿女都叫在一起,不是烤火,是自焚!一家人用这种最悲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侄子最强烈的抗议。
善良的朱允炆得知十二叔的悲剧之后,削藩的决心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击。湘王的自杀,确实对朱允炆的仁慈之名,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然而齐泰和黄子澄却不为所动,削藩工作并没有停止。
六月,镇守云南的西平侯沐晟突然上书弹劾与他同城的朱元璋十八子岷王朱楩,朱允炆非常高兴,立即捉拿朱楩,废为庶人,押送到漳州关押。要说这个沐晟也真会配合朝廷大计,同时也借机除掉了一个潜在威胁,让自己成为没有王爵的云南王。
一年之中,朱允炆陛下连续废掉了五个亲王,力度不可谓不强大,效果不可谓不明显,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口碑不可谓不恶劣。朱允炆这个曾经的乖孩子,刚刚过了扑到叔叔怀里要糖吃的年龄,就抢起大棒收拾起自己的叔叔来,真是有些太不通人情了。死了的那个估计整天向阎王投诉,关起来的那四个自然是咬牙切齿地咒骂,依然有爵位的那些叔叔们,除了一个之外,现在真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战战兢兢。不知道下一个出局者会是谁,不知道哪天早上一开门,带着削藩圣旨的御林军就在门口恭候了。
我们的男一号朱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装好了几车二锅头和烤鸭,准备向京城官员行贿,让他们给自己说好话呢?不是,他有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