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意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宋群青接过那只烤得有些黑却香气扑鼻的红薯,小心地塞进冲锋衣的口袋,褪下右手上的羊皮手套,摸了摸小女孩被风吹乱的头发:

“谢谢小丽,老师一会儿好好品尝你的手艺!”

宋群青转身,从后备箱搬出成箱的文具和暖宝宝,闻讯赶来的村长连忙让他放下,指挥着一排的村民把东西搬到学校仓库。

“宋老师,真是太感谢你了!过年的时候我们收到了你送来的衣服和书本,第一次拿到这么多新年礼物,孩子们都很开心!”村长感激地看着宋群青。

“不用谢,都是些小礼物,是孩子们需要的东西。”

“其实你能来教书,我和小王书记已经很开心了。但是你来了以后,给我们村捐了这么多钱,又是修路,又是建造基础设施的,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宋群青低头,看着村长那张被大西北的风刮得日渐沧桑的脸庞,笑了笑:

“真的不用谢,之远集团每年都会拿出利润的5%用于慈善,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没有我八仙村也会得到帮助,只是我刚好来了。”

“哎,我说不过你们这些做老师的,每次都这么谦虚!虽然你不让我们透露你的身份,但是大家或多或少猜出了这两年村里的发展和你有关。乡亲们为了感谢你,一起出力把你的屋子修缮了一下,我带你去看看吧!”

宋群青跟在村长身后走过那条熟悉的小路,极地靴踩过冰碴发出碎玻璃般的声音。

从前那间用废弃粮仓改造的、全是补丁的小破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用当地红砂岩垒砌而成,又新装了双层玻璃窗的小院,占地面积大了不少,极具混搭美学。乡亲们心细,院子里留了一大块空地给他停车。

推开大门,进入屋内,原本房间的布置被好好保留着,可调节亮度的护眼台灯静静地立在有二手实木办公桌上,去年他带来的热水器也在安然无恙地工作,但是宋群青惊讶地发现这里安装了电地暖。

“你们把钱花在建设基础设施上就好了,不用为我花费这么多。”

“谁说是为了你啊?八仙山渐渐开发起来了,以后陆陆续续会有人来旅游的,等你回申市,我准备把这里改造成名宿,将来可以发展旅游业赚钱的!你就是运气好第一个试住而已!”姗姗来迟的小王书记从外面推门进来,一身风尘仆仆。

“好的学长,那我试住后要不要给打个分,提提意见啊。”宋群青无奈地笑笑,顺着话头调侃。

“哟,能邀请到阅豪华酒店无数的宋少爷,给我们村的民宿当首席体验官,是我们的荣幸。”小王书记继续嘴贫,“好了,为了感谢宋老师,村长今天请吃饭,我也顺便蹭一顿。”

待宋群青稍作整理,三人一同前往村长家,此时餐桌上已经摆上了五六道菜。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孩飞奔过来,抱着宋群青的大腿,显然还没感受过宋老师的威严,只记得这个好看的大哥哥给过她糖吃。

宋群青单手把她抱起:“甜甜小朋友,你又长高了,看来有好好吃饭。宋老师要表扬你。”

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巧克力,是昨晚检查行李时发现的,应该是宋昱宁偷偷放的,这丫头由于高三补课没能来送他,还闹了好一阵。

村长媳妇闻声赶来,赶忙从宋群青手中接过自家孙女,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

她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打开中间那盘主菜的盖子,香味瞬间涌入鼻腔,那是一盘连骨头剁成大块的手抓羊肉,山区放的羊是没什么膻味的,配上粗盐和独头蒜,有一种朴实的美味。

刚出锅的手擀面和滚圆的馍馍还散发着小麦的香气,角落里是一碗蒸熟的精米饭,这显然是怕作为南方人的宋群青吃不惯面食,特意准备的。角落里的塑料酒瓶里装着自酿的青稞酒,和一年前那样,瓶底沉着细细小小的沉淀物。

宋群青最后一个落座,双手接过村长媳妇递来的餐具,道谢:

“张阿姨,谢谢您。还记得去年我刚来的时候,您也是给我做了这么一桌子,让我想了一年呢。”

“宋老师,别客气,应该是我们谢谢你才对,你以后常来吃!”这个质朴的劳动妇女最敬佩读书人,所有每次宋群青和王恒来家里都打心眼里开心。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得怎么样了?那些水净化系统和医疗设备有没有都安装好了?还有信号基站,保持通讯顺畅也很重要。”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宋群青关心起八仙村的发展进度。

“放心吧,水净化和过滤器系统装上了,村民们已经不用担心季节性断水了;

“那些新的医疗和急救设备已经搬去诊所了,以后一些小病急病不用赶去县城看了;

“信号增强基站也开始动工了,虽然难度有些大,但是明年这个时候,孩子们就可以在教室畅通地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了。

“山上也开始试着大规模种草药和菌子了,等路修好,可以发展农产品和旅游业。一切都在好起来。”

“宋老师,听说你就在我们这待两年,下学期就要走了。放心,我们村一定会发展起来的,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是啊,一切都在好起来,或许这就是他跨过两万多公里,越过无数山川与河流,来到这里的意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