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孩子父母其实很爱你(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0.父爱有声

一位作家应邀参加一所小学举行的“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孩子们的演出非常精彩,不断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正当作家使劲拍手的时候,旁边一位热泪盈眶的男子碰了碰作家的胳膊,说:“对不起,请帮个忙。”

作家疑惑地看了看他。

“您能再鼓几下掌吗?”

作家更加奇怪,他自己不能鼓掌吗?

那人伸出手来,说:“今天演出的孩子中有一个是我的儿子,我想为他鼓掌,可惜我只有一只手,无法为他鼓掌。”

作家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禁为这份诚挚的父爱所感动。作家使出平生最大的力量来帮助这位父亲,连续鼓了三分钟。

台上的那个男孩向这个方向看着,作家想,他一定听到了最响亮的掌声是从他父亲所在的这个方向发出来的。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一位有一只手的父亲都能想方设法为孩子鼓掌,想方设法赞美和激励自己的孩子,那么作为儿女的你,又应该怎样报答父母呢?

11.一双小鞋子

小汤姆踊跃地参加了学校的长跑项目。他非常有信心拿到好的名次,而且他只想跑第三名,因为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小鞋子,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奖品,如果他得了第三名,妹妹就可以每天穿着它,不用光着脚去上学了。想象着妹妹穿上鞋子兴奋的劲头,小汤姆就觉得无比的幸福。

他一不小心摔倒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还要为妹妹赢得一双鞋子,他就立即爬起来卖力地往前跑。没有想到,他在情急之下竟然冲到了第一名。

同学们欣喜若狂地祝贺他,他的奖品是一个奖杯,并获得了和领导合影的殊荣。可是小汤姆却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尽管冠军有着很高的荣誉,还能得到更为丰富的奖品,但那不是汤姆最真实的需要,他想要的只是一双并不起眼儿的小鞋子。结果,他不仅没有为妹妹赢得一双鞋子,反而连自己仅有的一双鞋子也跑坏了。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很多人都在寻找幸福,其实幸福就是获得自己真实的需求,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才是最好的,而与物质、财富、权力、容貌等人为设定的东西无关。

12.骆驼妈妈

有一个美国旅行者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看到这样的一幕:

无人区里有一头母骆驼带着几头小骆驼一路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沙子。按照常识,美国人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

它们显然渴坏了,几头小骆驼无精打采地走着。在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它们有些支撑不住了。

旅行者还发现,小骆驼们紧紧地挨着骆驼妈妈,而母骆驼总是根据不同的方向驱赶孩子们走在她的阴影里。

终于,它们来到一个半月形的泉边停住了。几头小骆驼兴奋异常,打着响鼻。

可是,泉水离地面太远了,站在高处的几头小骆驼不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把嘴凑到泉水边上去。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头骆驼妈妈围着她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世上没什么爱比母爱更伟大的了,为了爱,母亲有时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孩子,你是否读懂过自己的母亲呢?

13.生命的跪拜

有一屠户从集市上买来一头牛,这头牛体格健壮,肚大腰圆,屠户满心欢喜地牵牛回家,提刀近前准备开宰。

这时,牛的眼睛里满含泪水,屠户知道,牛是通人性的,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了。但屠户还是举起了刀子。突然,牛扑通跪下,泪如雨下。屠户从事屠宰业已十多年,死在他刀下的牛不计其数,牛在临死前掉泪他见得多了,但牛下跪还是头一次见到。屠户来不及多想就手起刀落,鲜红的血顿时从牛的脖子里汩汩流出,然后对牛进行剥皮开腔。

当打开牛的腹腔时,屠户一下子惊呆了,手中的刀子咣当落地——在牛的子宫里,静静地躺着一头刚长成形的牛犊。

屠户这才知道牛为什么双腿下跪,这是在为自己的孩子苦苦哀求啊。屠户沉思良久,破例没有把牛拉到集市上去卖,而是把母牛和那头还未出生的牛犊,掩埋在旷野之中。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所有的母爱,其实表达起来都是这样的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又撼人心魄的细节。

14.双手俱废的父亲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一户农家有个顽劣的子弟,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又把家里的麦田砍得七零八落。每天只跟着狐朋狗友打架惹事,偷鸡摸狗。

他的父亲,一位忠厚的庄稼人,忍不住呵斥了他几句。儿子不服,反而破口大骂。父亲不得已,操起菜刀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冲过来抢过菜刀,一刀挥去。

老人捧着受伤的右手倒在地上,鲜血淋漓,痛苦地呻吟着。而酿成大祸的儿子,竟连看都不看一眼,扬长而去。

儿子从此生死不知。正是乱世,不知怎的,儿子再回来的时候,是将军了。起豪宅,娶美妾,多少算有身份的人,要讲点面子,遂把父亲安置在后院,对其一直很冷漠,开口闭口“老狗奴”,自己夜夜笙歌,父亲连想要一口水喝,也得自己用残缺的手掌拎着水桶去井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