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孩子你要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第4页)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约翰兴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就不属于我。”亨利一脸悲伤。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丝毫不差!”
“真的吗,我竟然是拿破仑的孙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爷爷曾经以矮小的身材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的命令,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地来到一家大公司应聘。
二十年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孩子,你要知道,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将所有的自卑全抛到九霄云外,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11.体罚的秘密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
考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全班学生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绝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兰妮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她顾不得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兰妮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老师正读得入神,对她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兰妮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兰妮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这次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兰妮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坦白。
周一下午,她俩战战兢兢地来到老师身边,承认自己的数学考试作了弊。
“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担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她俩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她拿起松木板子,兰妮和伊丽莎白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弗洛斯特女士吩咐她俩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命令道:“现在,你们都伏在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
兰妮哆哆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了体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兰妮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她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兰妮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兰妮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几乎在同时,她俩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着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师正用木板狠狠地抽打着装了垫子的坐椅。
这便是兰妮和伊丽莎白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也独享着这个有趣的秘密。
孩子,凡事要多留心
老师对你的教育,有时,严厉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12.先干活再吃饭
1914年的一个冬天,美国的一个小镇接待了一群饥饿的逃难者。当他们接到食物之后,由于实在太饿,一个个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来不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但是,其中却有一个名叫哈默的年轻人例外。他对送饭的人说:“您有什么需要我干的活吗?”
送饭的人说:“没有什么。”
年轻人一听,目光马上黯淡下来:“我不能随便白吃别人的东西,我要经过自己的劳动。”
这送饭的人恰好就是当地的镇长,他看了看这个骨瘦如柴的逃难者,想了一想说:“我的确有事情需要您帮忙,不过,您还是先吃饭吧!”
年轻人说:“我想先干了活,再吃饭。”
见年轻人如此固执,镇长没有办法,就说:“那你愿意给我捶背吗?”
于是,年轻人就开始给他捶背。捶了几分钟,镇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了,你捶得好极了!”于是就把饭递给这位年轻人。
后来,这位在逃难中坚持“先干活再吃饭”的年轻人被留在了镇上工作,镇长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且预言,这年轻人将成为百万富翁。二十年后,镇长的预言成为了现实,这年轻人不仅成了百万富翁,而且成了亿万富翁。
在这里,哈默所突出体现的,正是他超人的道德力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哈默在这件小事上表现出来的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品质,也一定贯穿在他的全部事业乃至整个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