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父母效能训练 好孩子是自律出来的(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位妈妈太过分了。她明明已经发现孩子忘记带画笔了,竟然不告诉孩子。其实,这位妈妈只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情让孩子吃点苦头、长长记性,而且自此之后确实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做好,那么孩子就会变成低能儿,永远也长不大。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学会管理自己,因为有父母管。长此以往,孩子就什么也不会做。从这个角度上讲,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能学会管理自己。

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孩子自己穿衣

从小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越小越好。即使孩子太小没有能力自己穿好,这种自己穿衣的意识也需要孩子从小就有。

(2)让孩子独自整理物品

孩子爱玩,玩具多在所难免。家长不要帮助孩子将满屋子的玩具一件件都收拾起来,而是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在自我管理的能力中,收拾、整理东西是必备的能力。

(3)让孩子学会安排自己出门所需的用品

对于年龄还小的孩子来说,做好这一点非常困难。我们也不要求孩子做到尽善尽美,但是这个习惯需要孩子从小适应、熟悉、习惯,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让孩子学着安排自己出行所需的物品实则就是在播种孩子对自己负责的种子。

(4)即使摔倒,也要让孩子自己走

从孩子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就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也许孩子会经常摔倒,但是不要因此而去扶他们,要让他们自己爬起来。老人常说:“不磕不碰,孩子就长不大。”的确如此,孩子摔几跤没有关系,这是他们学习走路的必经过程,家长不要代替他们,否则孩子将永远学不会走路。

(5)让孩子独立购物

为孩子购物时,最好让孩子自己挑选,自己去结账。孩子若不懂,家长可以教,一遍学不会就教两遍、两遍学不会就教三遍,甚至一直教下去。这虽不是什么大事,却能训练孩子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孩子有出息,就要让他们有活力,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要让孩子有一颗强烈的进取心。而进取心不是你牵着他走就能够练出来的。家长需要适时放手,要懂得自己永远都不是孩子的保护伞,且也保护不了孩子。家长应该是孩子身边一双陪伴、牵引他们的手,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冒险。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应有的生活技能,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7.你还在盲目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吗

不能溺爱孩子,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明白,但是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种情形了。可以说,大多数家长都无法做到正确地爱孩子,也就是他们很难拒绝孩子的要求。有时候虽然对孩子说了“不”,但却很难坚持到底,最后还是以妥协收场。

这可以说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父母心疼孩子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地溺爱孩子则不可取。如果把孩子比作一位长跑选手,父母则是补给和路标,如果父母一味地赞赏、表扬孩子,而不给孩子指出道路上的险情,那么最后孩子只能是掉进沟里,饱受伤痛,尽管这些父母是出于爱。

所以说,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的选择,但是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则应当坚决拒绝。也许这会让孩子觉得很受打击,但是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未必是坏事。

邓颖超说过:“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好,如果用不好的话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必须学会说“不”。对孩子说“不”,不仅仅是拒绝,也是教育孩子的手段。这些拒绝会培养孩子自立、自律的品质,也会让孩子懂得包容、尊重他人,而这些品质与一个人的成就有着很大关系。

当然,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也会让孩子明白,其在这个家庭不是一个特殊存在,父母虽然爱他,但是这种爱是有原则、有底线的爱。而在这种有原则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制力必定会很出众。

小斌是一个七岁的男孩,乐观而又自律。不过,两年前的小斌却很让人头疼,简直就是一个小魔怪。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就必须买给他;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父母就必须答应他。否则他就会大哭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滚。看着哭闹不止的孩子,小斌的爸爸妈妈通常会选择妥协。但是一次次的妥协让小斌的“胃口”越来越大,一旦要求不被满足,他就和父母大吵起来。

有一次,小斌和妈妈逛超市时看中了一款玩具,但是家里已经有了一款类似的玩具了。所以,小斌的妈妈就拒绝了小斌。听到妈妈说不买,小斌就大发雷霆,甚至动手打了妈妈几下。又哭又闹的小斌引得周围的顾客纷纷侧目,无奈,小斌的妈妈赶紧买了玩具,带着小斌离开了。

回到家里,小斌的妈妈越想越生气,觉得再不对小斌进行管教,小斌就会越发肆无忌惮。晚饭之后,小斌的妈妈召开家庭会议,商量该如何教育小斌。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不能再纵容小斌了,对于小斌的无理要求应坚决说“不”。

在这之后,对于小斌提出的合理要求,他的爸爸妈妈会尽量满足他。而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小斌的爸爸妈妈则会坚决反对。

有一次,小斌和妈妈在公园里玩耍。傍晚,小斌的妈妈要带小斌回家,但是小斌还想继续留在公园。被妈妈拒绝之后,小斌故技重施,再次哭闹起来。不过这一次,妈妈没有理会小斌的哭闹,而是坚决地说道:“时间不早了,必须回家,明天再来玩。”随后,小斌哭闹得更厉害了,但是妈妈却丝毫不妥协,坚持回家。最后,小斌带着一脸泪水和满肚子委屈被妈妈带回了家。

这样的情形出现几次之后,小斌终于发现,自己的哭闹已经没有作用,在父母明确表示不可以之后,自己只能乖乖听话。所以,小斌开始配合爸爸妈妈,不再提无理的要求了。

现在的小斌再也不是那个随心所欲的小斌了,他很懂礼貌,也很有教养,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解决的坚决不麻烦父母,同父母相处得也越来越融洽。而且小斌也发现,比起以前来,父母对自己更加尊重了。

对孩子说“不”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却并不容易。但是正因为爱孩子,所以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会尊重、克制、合作。因此,也就不能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应该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因为盲目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溺爱,真正的爱是理智、平等。所以,从现在起,应学会拒绝孩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