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人在江湖(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方会听完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笑着走了出去。

老师因何发笑?守端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寺院外突然响起了锣鼓声,守端随众人走出去,原来是两个小丑,他们一个扮作驱鬼的人,另一个扮作瘟鬼,动作非常滑稽,围观者都被他们逗得哈哈大笑。守端想着师父那奇怪的笑声,无心观看,一会儿便独自回到僧房,苦苦思索,弄得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守端就去敲师父的门,问:“您昨天为什么要笑我?”

方会说:“你昨天看见那两个装神扮鬼的小丑了吗?”

守端答:“看见了。”

方会说:“你比他们差远了。”

守端涨红了脸,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师父指教。”

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害怕人家笑。我笑是因为我想笑,跟那首诗偈没有丝毫关系。”

实际上,方会禅师当时那一笑,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因为想笑所以就笑,而是确有所指,那么他所指的是什么呢?普遍认为,茶陵郁禅师那首开悟偈过于有名,他不可能不知道,他让守端背诵,是在借机考查,希望他用自己的偈来表达,而不是一字不变地鹦鹉学舌。不过,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的还是他那句“小丑喜欢人家笑,你却害怕人家笑”。

我在上学时,并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故事,但我曾经搞过一个恶作剧:找个同学,啥话不说,装作忍不住似的、一个劲地笑他,很多同学都会被笑得莫名其妙,看看自己的屁股,检查一下自己的裤子,等等,有些甚至会恼火,可见大多数人都是怕别人笑的,非独白云守端一人。

生活中,经常听到抱怨:“哎,活得真累!”这种累,主要是心累。心之所以会累,主要是想得太多。像白云守端那样,因为师父随意的一笑(姑且这样认为),一种没有任何意思的脸部肌肉运动,就整晚失眠,不累才怪。

据说,国画大师张大千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张先生留着一把大胡子,神采飘逸,几乎成了他的标志。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这样,比如崔健的帽子、黄永玉的烟斗、葛优的光头,等等。突然有一天,一个朋友问张大千:“您晚上睡觉时,是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还是放在被子里面呢?”

张大千不禁一愣:“这……我以前从来没有留意过。这样吧,明天我再告诉你。”晚上睡觉时,张大千想起了朋友的话。他先是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感觉好像不太舒服;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感觉也不自然……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一晚上,张大千也没有想明白:以前想都没想过的问题,怎么现在却这么让人头疼呢?

这就叫作自寻烦恼。胡子放在被子里,还是被子外?这根本就不值得考虑,考虑多了,便成了烦恼。现代人的压力本来就够多了,一个劲地减压还“压力山大”,怎么还能人为地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呢?在此奉劝一句:你可以寻找爱情,也可以寻找成功,还可以寻找朋友,但是千万别自寻烦恼。

从一定程度上说,爱自寻烦恼的人,是因为闲得无聊,是大脑下意识地空转造成的。古时有人曾担心天塌下来会怎么办?现代人则担心一旦太阳的能量耗尽,地球人怎么生活?一个连明天的早餐在哪儿都不知道的穷汉是不会想这些的。就算想,他也会想:爱塌不塌,塌了才好,大家公平了!对于这类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找点事儿做,并尽量忙起来。

一个忙碌中的人是没有丝毫烦恼的,除非他是在忙着找烦恼。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个人若是为了追求事业,是连吃饭睡觉都可以忘掉的。在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也是可以让人忘却其他烦恼的,甚至连进入老年和临近死亡,都没有时间去多想。也只有那些无事可做的人,才会对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思来想去,徒生烦恼。

有些烦恼是自找的,但也有些烦恼乃至痛苦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座江湖,而且是一座不允许归隐的江湖。不论你躲到哪里,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规避烦恼。这就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如何应对这些找上门来的烦恼、苦痛呢?这句话的原创者古龙先生对此颇有心得。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次,他去探访病重的古龙,见其书桌上摆着一幅字:“陌上发花,可以缓缓醉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字的下方盖着一个古龙自刻的印章,上刻“一笑”二字。这个自刻的印章,古龙曾经把它送给过另一位武侠小说大师——倪匡,如今,又向倪匡要了回来。为什么呢?古龙解释道:“这幅字最能体现我这些年来的心境转变。过去开怀痛饮,是要掩饰内心的空虚,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是‘忍’,其实是‘不忍’,不情愿;后来身体不好,不能喝酒了,但看到陌上的花开,也可以醉了,境界高了一层。现在呢,只有‘一笑’,对任何事都能‘一笑置之’了……”

的确,人要学会微笑。别人笑,你就随着他笑;别人不笑,你就引领他笑;只要还能笑得出来,不管现状如何,心情至少不会太差。第13章

勿念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