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无用者恰恰有大用(第1页)
三十六、“无用”者恰恰有大用
本章讲《庄子》寓言“大葫芦的寓言”
别说有没有用,关键在于怎么用。
大葫芦的用处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
庄子说:
魏王送给惠子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惠子把它种在地里,长出容量为五石的大葫芦,用来盛水坚硬程度不够,锯开作瓢又没有容下它的水缸,惠子认为大而无用,就把葫芦砸碎了。
庄子对惠子说:“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世世代代以漂洗为业的人,制造了一种治冻疮的药物,有个客人愿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这个宋人视这药物用处不大而卖给客人,客人拿了药方游说吴王,吴王率兵与越国作战,因有这药而打败越国,这个客人得以封侯。这个客人便懂得事物的大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何不把它作为轻舟而浮游于江湖,可见你心如茅塞还未开通。”
庄子这个故事借葫芦说人,指出人不怕“无用”,只怕不能做大。你大起来,自然用处极大。如果还无用,只能说明你并不大。
大,不是外形大,而是说你有合乎大道的心,恰似葫芦包藏的种。
“无用”千里万里者必有大用庄子这话说得好极了!砸碎了的葫芦还可以用来作瓦,不行就用来铺路,又怎能说没用呢?
惠子的错误倒并不在于砸碎了葫芦,而在于不知道砸碎了的葫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大美,有大用。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不是说天地可以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刚好相反,天残地缺,才是大美。月残花残,骊歌送别,易水潇潇,白衣满岸,这些,难道不是最正常不过的吗?砸碎一只葫芦又算什么呢?
死者为大,残者为美。
说得更明白些:死人都是好的,残缺者让人觉得更美。我深深怀念一些老人,他们在世时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他们死了我才觉得他们果然是很好的!至于残缺之美,无须我再说什么。
一样东西一旦大起来,自然有大用,绝不会无用。
石头大起来,可以为房。木头大起来,可以为梁。一个人的名气大起来,可以御强梁。
这些都是老庄的精神,道家的真义,如果你认为依然是空话,那可以合上本书了。如果你认为不妨听听,那我们可以继续作认真的交谈。
惠子说:这个大葫芦大而无用。
庄子说:大即是有用,关键在于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