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比什么不重要拿什么来比才重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十二、比什么不重要,拿什么来比才重要

本章讲《庄子》寓言“申徒嘉让子产自愧”

君子忧道不忧食,真人乐道不乐人。

申徒嘉训子产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

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庄子·德充符》)

庄子说:

申徒嘉被人砍断了一只脚,与郑子产同拜伯昏无人为师。

子产嫌申徒嘉残疾,对他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停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停下。现在我出去,你怎么不停下?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就应当回避。”

申徒嘉说:“我跟伯昏无人先生已十九年,从不曾觉得我是断了脚的人。你与我同在伯昏无人门下,应该彼此心灵相通,以德相交,你却还要用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难道不是过错吗?”

子产听了申徒嘉一席话,觉得十分惭愧,立刻改变面容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庄子这个故事讲做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状态,进入应有的境界。

申徒嘉是残疾,这就是他的实际情况。申徒嘉境界高于子产,因为子产做人还高高在上,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申徒嘉对自己不忌讳,因此做人勇猛精进。他甩掉了思想包袱,心里就爽,看事情就明白。

申徒嘉一开始知道自己不行,必须求教于人,求助于人,所以他来拜伯昏无人为师。进入师门后他与众人无异,都沉醉在修行中。

这时子产闯进来,作为刚入道门者,子产眼中还有差别,还不能达到“齐一”境界,当然应该被训。

重做赤子

子产是当时的大富人,又是贤人,但就是因为他太贤了,以至看不起人。他与申徒嘉本是师兄弟,但语言行为中如此践踏同门,显然过分。

申徒嘉针锋相对,毫不示弱,这也是正确的。申徒嘉做人的风格很像孟子。

孟子不怕梁惠王,申徒嘉不怕郑子产。

子产在申徒嘉面前有种优越感,他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申徒嘉鄙视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