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管理的规模经营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尊重理论

在本田公司中,经营建立在尊重理论的基础上,而且凡是与公司有关的业务,都将尊重理论,加以合理的处理。

公司尊重每个人符合理论的想法,即创新和改良才有进步和发展。人的体力只不过二十分之一马力,而人的价值却是与理论思考和处理事务的智慧和能力成正比的。

他们认为:“如果我们公司有新颖之处的话,那就不仅是它的从业人员年纪轻,而且是他们尊重新理论。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和进步不论何时都取决于更尊重理论。”

二、尊重创新

在全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资本力量在创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已经让位给创新,就是说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将引导企业走向繁荣。没有创新,就是抱着钱袋子也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最终成为失败者。有些公司没有资本。

但依靠创新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相反,不少企业尽管资本力量雄厚,工厂设备齐全,人员也不少,却因为经营不善和缺乏创新精神而出现亏损。时代的迅猛进步把企业经营中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颠倒过来了。

三、尊重时间

“拿纺织品作比方,技术是经线,时间是纬线,二者相交织,方成为产品——织物,为迅速生产织物,就只有增加穿引纬线的织梭速度。”

“虽然发明了好技术,但若错过好时机,技术的作用也就等于零。在发明、创造和改良过程中,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不管多么好的发明和发现,如果比别人晚了,哪怕是百之一秒,也就不称其为发明和发现了。创新和时间是绝对分不开的。”

“尊重理论,尊重创新,尊重时间”是本田宗一郎多年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已作为最重要的指导思想,被写入本田公司的“五项运营方针”之中。

一句话点评:企业要发展,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3.要做大得先做好

有一个村子,以种水稻而著称。村子几乎是让大片大片的水田包围着,每到秋天时,金黄色的稻田像一地地金子一样好看。但是,此时大部分村人纷纷外出淘金去了。在村子里,却有一个农夫守着几亩稻田过日子。每年插秧、施肥、收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村上的人都到外地淘金发财去了,但他还在稻田里继续劳作。只是每当看到村上的人从外面回来对的那种喜气洋洋的样子,他心中总不大好受。

一天,农夫坐在地边上,抽着他的旱烟袋心里寻思,我就不信靠种稻田不能发财。你们再风光,还不是得回家来吃我们种的稻米。从此以后,他天天寻思着如何种稻子来发财。

一天夜里,他灵光一现,计上心来。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到稻田把刚刚露头的稻苗,都往上给拨了一截,心中还在想,我帮它们长快些,这样一年不就能多收一茬了吗?

结果,到了中午,被拨的稻苗都蔫在了稻田里。

稻苗连生存都不可能了,还哪里来的一年两三茬。看来这个农夫也许真的是太想发财,于是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在企业管理中,变革是必要的,但是变革一定不能让公司元气大伤,因为变革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能在剧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实现永续经营。

所以变革要先确定变革的目的,明确在哪些方面的变革能让企业变得更好、更强大。在变之前一定要记住:先是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才进行有效的变革。

【事典】IBM集团:塑造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

罗?郭士纳决心对IBM大改革时,他面临一个两难境地:郭士纳发现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注入公司的大部分思想很有用而且非常重要。他指的是老沃森时代,不是后期的——不是那个迟迟做不出决策或自满到瘫痪的IBM。

郭士纳认为,老托马斯?沃森经营的IBM,是顾客至上的公司。虽然是顾客至上,但绝不是一见到顾客就对顾客说:“你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是问:“你要解决的主要业务问题是什么?”只有这样,IBM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成为行业先锋。

在努力改变IBM企业文化的同时,郭士纳小心翼翼地避免破坏IBM的主要优势:IBM的技术和出色的员工。郭士纳不想把洗澡水连同小孩一起倒掉。但他确实想改变企业文化。他说:“态度更是个问题,即那种在成功之上建立起来的管理结构和管理行为。我把这种态度看成成功的诅咒。”

在尽力改变员工在IBM行为方式的过程中,郭士纳并不满足于对IBM旧的企业文化的小修小补。他说一些聪明的人很明显地看到旧的系统已经运转不灵了,公司若能够吸引这样的人才就会非常有建设性。

他所做的努力当然与以前截然不同,就是鼓励IBM员工们对公司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对工作更认真;最重要的是更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他想树立的IBM新企业文化,就是不断地自我更新的文化。但不断地自我更新能永远成为IBM新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吗?

郭士纳说:“如果想在大变革时期保持领先的话就必须如此。记住,我们的市场本身是极具活力的,它千变万化,不断推陈出新……如果你想赢得比赛,你必须每天醒来都期盼着变化。事实上,你必须乐意接受变化。取得所有胜利,永不满足做亚军,要赢得每一分,独自承受失败,这些想法是次要的。‘不断地自我更新’意味着欣然接受变化。如果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和领导我们的产业,那么就改变它——不论它是个程序、工作方式或是行为特点、业绩卓著的群体。公司的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

郭士纳相信,你必须准备迎接变化,并且必须有紧迫感,愿意在必要时马上做出改变,否则在未来迅猛变化的计算机产业中就不可能跟上潮流并取得成功。

郭士纳把紧迫感带回了这个曾把勇敢进取等同于耻辱的公司。旧的IBM文化不屑于过多谈论竞争,太爱出风头是不合适的。司法部曾试图削弱IBM对计算机行业的所谓垄断,鉴于公司曾为此与司法部有过冲突,IBM不鼓励员工像垄断者一样思考,不要像出名的六百磅大猩猩一样排挤别人。

它的销售队伍被告知不要贬低竞争对手,不要引起政府注意,要不然会适得其反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IBM不能真正施展拳脚。但郭士纳要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IBM。他希望员工们重新富有竞争意识,他希望员工们都想着去赢。IBM失去了一笔生意,就像他自己也失去了生意一样。他希望公司的每个人都会这么想。他不只希望变化,还希望变得快点儿。为实现这个想法,他一边迫使员工重新考虑业绩,重新考虑他们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一边让员工知道他们的工作不是板上钉钉的;同时,营造一种更随意、更民主的氛围。以往保守谨慎的思维方式已被摒弃,冒险和进取的做法受到热烈欢迎。为了强调这些做法的重要性,郭士纳把主管人员的薪水和优先认股权与IBM的整体业绩紧密挂钩,迫使经理们紧紧盯住自己的业务。至于上层管理人员,他要求他们按一个固定的比例持有股票。IBM总部执行委员会成员持股量为年基本工资和奖金的三倍;其他地区的管理委员会成员为两倍;高级管理层持股量等同于其年基本工资和奖金。郭士纳给自己定了更高的所有权要求——他必须持有自己年基本工资和奖金四倍的股票。对非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股权要求,而是使他们享有股票优先认股权,在过去只有高级管理人员才享有这些优先认股权。

郭士纳要求自己的员工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致力于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全球商业环境中为IBM整体的长期繁荣而努力,仅仅对个人事业和本业务部门承担义务是不够的。

(2)热忱地投入到服务顾客中去,尤其是当需要IBM几个不同部门的共同协作来满足顾客需求时,小山头的霸王概不接纳。

(3)不被官僚主义、障碍和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所阻挠。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对于每一个改变,公司内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你。我要找的人必须有勇气对付这些内部障碍,不管是跨过去、钻过去、绕过去还是直冲过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