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第1页)
第673章
这背后不仅仅是利益集团的阻挠,更是因为“改革”二字,本身就是用金山银海堆砌起来的。
任何一项新政的推行,都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财力。
难怪那些世家大族能够盘踞一地,根深蒂固,因为他们掌握了最根本的命脉——钱。
陆明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双眼微眯,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开源,必须开源!
仅靠税赋和那点小生意,无异于杯水车薪。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飞速地运转着。
温州,靠海,最大的优势便是海贸。
沈家、汪家、陈家,这些浙江世家之所以富可敌国,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与倭寇、与海外番邦的走私贸易吗?
自己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取缔他们。
他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由官府主导的、更加庞大、更加高效的海上贸易体系!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让他的心跳都漏了一拍。
官府做庄,组建官方的远洋商队,打通从大乾到南洋,甚至到更遥远的西洋的航线。
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在大乾寻常的物件,在海外却是价比黄金的硬通货。
其中的利润,何止十倍、百倍!
只要这条航线能够打通,别说一个镇海司,便是再养十个镇海司,也绰绰有余!
这个想法太过惊世骇俗,一旦提出,必将引来朝堂之上无数的攻讦。
重农抑商,乃是大乾立国之本。
官府与民争利,更是文官集团所不能容忍的。
但。。。。。。陆明渊的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规矩,是人定的。
当年郑和不也三下西洋,为大乾王朝带回来数之不尽的财富?
当利益足够大,大到足以改变国运的时候,规矩,便可以改一改。
届时定下规矩,每年出海的份额,官府占据一部分,民营商队占据一部分!
如此便也能缓解极大冲突!
当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眼下,他需要先解决镇海司的燃眉之急。
“文忠,”
陆明渊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
“钱的事,你暂且不必过于忧虑。你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将安澜营的架子搭起来,将招贤令请来的人才安置好。”
“尤其是那些懂得营造、算学、机关术的能工巧匠,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可有丝毫怠慢。”
“至于银子。。。。。。”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
“山人自有妙计。”
看着陆明渊笃定的神情,裴文忠心中的忧虑也消散了大半。
他虽然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大人究竟有何妙计。
但他相信,自他认识陆明渊以来,这位状元郎似乎还从未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
“是,下官遵命!”
裴文忠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开始着手安排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