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品人(第3页)
老派副会长离职,大量成员清退,邀请了赵宝玉,刘在田,侯刚,洪文亮等等在各艺术领域做出成绩的,真正的艺术家。
风评逐渐扭转。
美术作为艺术领域中最为大眾所熟知、市场最为活跃、也最易於进行国际对话的门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协会力图振兴的关键突破口。
然而,协会自身虽有名家大师,但是画家,尤其是厉害的画家,却一直都是空缺著的。
不是他们不想找。
实在是华夏的美术协会太厉害了,是官方发起的单位之一,官方领导,官方代管,匯聚了全国有影响力的美术专家学者。
这种情况下,艺术协会怎么去挖人?
別人又怎么能看上他们这个『山寨社团呢?
这正是为何赵宝玉等几位老先生同意罗秉文加入,並且一致要让他当副会长的原因全国上下,实在是没有谁比罗秉文更好了。
不管是国际声望,还是风格技术。罗秉文差的只是一点点资歷,但这没关係,他们艺术协会正巧也没什么资歷,正合適。
他们看中的,是“威尼斯双年展独立展馆”的耀眼头衔,是他在欧洲成功,並获得广泛认可的能力。
而这正是当前华夏艺术界最渴望却又最稀缺的资源。
赵宝玉常来燕京,而且协会里面的几个老朋友也有燕京人,所以提前定了一家私房菜的位置,就在罗秉文到燕京的那天。
首都的私房菜生意可不好做,尤其是高端私房菜。
这边动不动就是某某御厨传承,或者百年老字號,而且京爷都是老饕,喜欢吃,爱吃,没点本事谁敢在首都做私房菜的生意?
尤其是今天这家,还开在四合院里面。
罗秉文刚在大街上下车,赵宝玉教授就等在路口了,见到罗秉文就笑著过来拉手这是这些老年人表达一种亲近的方式。
“辛苦了啊,小罗,刚下飞机?”
“没事,我在飞机上睡觉来著,现在正好清醒,精神著呢。”
“好好,今天这地方听说不好订,有精神好,有精神才能好好品尝这里的东西,再给你介绍几个老傢伙。”
他能说老傢伙,罗秉文只能说老前辈。
说老实话,如果他真当了那什么副会长,那么这几位估计就是他的同事了。
这很尷尬啊,同事们年龄最小的都要比自己大一轮。
私房菜的位置不好找。
燕京城里的私房菜,讲究的就是个“藏”字。
不像南方可能开在洋楼里,bj的顶尖私房菜,十有八九都藏在胡同深处,而且往往是不起眼、没招牌的那种,吃的就是个『內行人才知道”的调性。
纯粹的酒香不怕巷子深。
赵宝玉领著罗秉文,拐进了一条闹中取静的胡同。
这胡同看著普通,青砖灰瓦,甚至有些墙皮都斑驳了,但往里走,却能感觉到一种沉淀下来的安静,与几步之遥大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仿佛是两个世界。
“纱络胡同”,这名字听著就有点雅致。
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广亮大门前,门口没招牌,没灯箱,甚至连个指示牌都没有,只有两尊饱经风霜的小石狮子蹲在门墩儿旁。
门是暗红色的,漆面有些老旧,但擦得乾净,铜门环被摸得鍠亮。
门一开,景象豁然开朗。
外面看是朴素的胡同院门,里面却別有洞天。
一个规整的四合院被打理得极好,青砖堤地,角落种著石榴树和海棠,晚风吹过,叶子沙沙响。廊下掛看几只精致的鸟笼,里面却是空的,纯粹是个装饰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