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落地窗(第1页)
回到家,罗秉文继续画蓉城夜景。
依旧是在客厅的落地窗前,图上的蓉城和窗户往外看到的东西几乎一致。
只是大小『窗户的区別。
如果自己真的成名,这幅画也被高价卖出,那这一套房才真是身价倍增。
以前罗秉文家的客厅很少起到作用。
他家里两个房间,一间是臥室一间是书房,臥室睡觉,书房有时候熬夜作方案,短期办个公什么的,偶尔去厨房做点吃的,客厅待的时间比较少。
原画组长也不是一直画画,更多的时候还是把握原画的风格统一。
当一个游戏项目启动,策划们个个怀揣著让美术人员莫名其妙的游戏设定,从游戏的世界观、剧情故事,到角色定位、场景氛围……策划一问三不知。
罗秉文就得像个翻译官,將一群工科男的简单概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概念。
比如,策划描绘了一个末日废土风格的游戏世界,到处是残垣断壁、辐射尘埃,他就得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画面,思考色彩基调该是暗沉压抑的,还是在绝望中带一丝希望的亮色。
他这个组长確定整体风格后,再组织原画团队进行创作。
而团队里面的画师们风格也都不一样,有的擅长细腻写实,有的偏爱夸张奇幻。
他得依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合理分配任务。像设计游戏主角时,会挑选擅长刻画人物神情、气质的画师,確保角色能在第一时间抓住玩家的心。
这样的工作日復一日,也造就了他现在多变的风格。
无论是比较废土风格的《破晓》,还是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火》,他都能很快的把握到精髓。
而他现在创作的,则又是一种风格了。
写实主义。
有些画家可能一辈子都只会一种风格,罗秉文自己以前也只精通一种。但在几年的牛马生涯过后,尤其是当了两年原画组长,大量的绘画风格都在接触。
现在忽然开始画传统一点的作品了,反而不太喜欢用以前的新古典主义。什么风格最能表达內心的情感,最能展现作品的主题,他就会毫不犹豫的用。
有可能他刚出校园的时候画家职业只有三级,是这几年的经歷,才让他的画家又升了一级。
………
三天后,这幅画才最终完成。
主要是画框到了。
依旧是让滇西老王师傅打造的一个画框,老王家现在的事业可火了,但只要罗秉文有需求,加急也把他想要的画框给做了出来。
材料是黑胡桃木,整体是黑褐色带紫色,纹理有些波浪形状,雕刻了纹,能凸显画框的高端质感与艺术气息,很適合搭配暗调的画作。
这幅画罗秉文不准备拿去参加林泽海的画展,而是装进画框后掛在客厅的墙上。
放好后,罗秉文后退了几步,叉著腰欣赏。
这幅画看起来真像一个进入梦幻都市的入口。
透过这幅画能看到波光粼粼的锦江,像条金色丝带,游船驶过,留下涟漪,船上灯光与沿岸霓虹相互辉映。
锦江一侧,九眼桥横跨江面,古老石桥与现代灯光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