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5我们来求生你来学手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主持婚礼的老妇人举起木勺,宣布:“从此刻起,你们将以味觉维系彼此。饿时共食,病时互烹,怒时不斩食材,哀时不熄炉火。可愿?”

“愿。”两人齐声应答,然后共同向锅中投入最后一味香料??一撮来自太平洋某无人岛的火山灰混合菌粉,由一名徒步三个月的信使带来。

夜深,篝火燃起,人们跳起古老舞蹈。有个孩子偷偷溜进厨房,掀开锅盖,盯着残汤出神。忽然,他听见一个声音:

“你在看什么?”

回头,只见奶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匙。

“我在想……”孩子喃喃,“为什么大家吃了会哭?明明不太好吃。”

奶奶走过来,用铁匙轻轻搅动冷锅。“因为这不是喂肚子的饭。”她说,“是喂记忆的药。你爷爷死于矿难那天,全村人聚在一起煮了一锅同样的汤。那时候我也觉得难吃,但现在每次闻到这个味,就觉得他还在我身边。”

孩子怔住。

“有些味道,要等几十年才能真正尝到。”奶奶把铁匙放进他手心,“拿着。将来你也要传给别人。”

同一时刻,东京涩谷一栋高楼顶层公寓内,一名白领男子独自坐在餐桌前。桌上摆着便利店买的微波便当,包装还没拆。他盯着手机屏幕,刚看完一段模糊视频:荒岛上一群人围坐吃石板饭,背景音乐是孩童哼唱的不成调旋律。

他忽然起身,打开橱柜,翻出尘封已久的铸铁锅。又冲进雨中跑到超市,买了最便宜的米、一颗洋葱、半根胡萝卜。回家后,他关掉所有灯,点燃蜡烛,照着手册图片一步步操作。火太大,饭糊了;盐太多,菜咸了;最后盛出来一塌糊涂。

可他还是坐下来,一口一口吃完。

泪水无声滑落。

第二天清晨,他在公司茶水间听到同事抱怨:“昨晚我家老头又逼我学做饭,说什么‘男人不会掌勺就不算成人’,烦死了。”

“别嫌烦。”他平静地说,“你知道什么叫‘敬源头’吗?”

同事愣住。

他没再解释,只从包里掏出一张复印纸,放在微波炉旁。纸上画着一个蜂巢,下方写着:“欢迎回家。”

一周后,这家公司的午休厨房多了六个人轮流值班,菜单每周更换,由员工匿名投稿。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名叫“父亲的最后一顿早餐”??煎蛋边缘微焦,吐司烤得刚好酥脆,搭配一杯加了微量鱼露的热牛奶。据说是某位程序员根据童年记忆复刻而成。

而在非洲萨赫勒地带的一个难民营,一场干旱持续了整整十一个月。水源枯竭,粮食配给减半,孩子们的眼睛陷进黑暗的眼窝。某夜,一名志愿者悄悄打开最后一罐压缩蔬菜泥,倒入破锅,又加入几撮晒干的蝗虫粉、一把野生薄荷叶,最后兑入半杯回收冷凝水。

她点燃柴火,小声哼起手册附录里的“烹饪誓词”。

奇迹发生在第三小时。锅盖缝隙冒出的蒸汽竟凝结成细小水珠,滴落回锅中。这不是幻觉??空气湿度传感器显示,局部微气候正在改变。原来,高温挥发的植物精油与蛋白质颗粒形成了天然凝核,吸引空中残余水分聚集。

三天后,这片营地出现了罕见的“人工晨露”,足以支撑幼苗萌发。人们开始称那口锅为“语言之釜”??因为它煮的不只是食物,更是希望的语言。

消息传到华盛顿,白宫战情室召开紧急会议。国家安全顾问拍桌怒斥:“一群疯子用锅铲搞颠覆!我们必须切断他们的传播链!”

总统沉默许久,望向窗外。草坪上,第一朵蒲公英正破土而出。

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周日早晨做蓝莓松饼,面糊里加一滴柠檬汁,她说那样“能让甜更有层次”。后来她患癌去世,他再也没吃过那种味道。

“发布全球通缉令。”他终于开口,“重点搜捕代号‘麦克斯’的目标人物。”

助手领命欲走。

“等等。”总统又道,“……但不要伤他。如果抓到了,带他来见我。我想问他一件事。”

“什么事?”

“怎么让松饼回到从前的味道。”

与此同时,麦克斯本人正躺在一艘改装渔船的底舱,听着柴油机嗡鸣。船行于白令海峡,目的地不明。他身边坐着两个少年,一个是因黑客入侵食品巨头数据库被捕的天才程序员,另一个是逃离军方基因实验项目的克隆体逃犯。

“你说我们去哪?”程序员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