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桂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八月桂花飘香时,安儿渐渐从丧母的悲痛阴霾中走出,稚嫩的脸上终于重现了些许天真的笑容。他开始主动亲近苏沅,时常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的身后,专注地看她捣药、制药,偶尔还会伸出小手帮忙拣选药材。苏沅也十分疼爱这个失去生母的孩子,不仅教他辨认各种草药,还常常给他讲述民间的传说和故事,用温柔驱散他心头的孤寂。

“姨姨,”安儿仰起白嫩的小脸,眨着明亮的眼睛问道,“母妃小时候也和安儿一样吗?”苏沅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柔声答道:“是啊,你母妃小时候也是这般可爱懂事,常常跟在我身边问这问那。”我站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涌起一阵欣慰。安儿有了苏沅的陪伴和照顾,总算得到了一些心灵的慰藉,这让我稍稍放下了心。

然而后宫从来就不是安宁之地。李妃离世后,贤妃的气焰越发嚣张。她常常以长子之母自居,对六宫事务指手画脚,处处彰显自己的地位。这天,她照例来到凤仪宫请安,寒暄几句后便将话题引到了安儿的教养问题上。

“安儿如今养在娘娘宫里,自然是极好的。”她故作迟疑地说道,“只是……”我抬眸看她:“只是什么?”她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丝算计:“只是娘娘要统理六宫,日理万机,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臣妾想着,承璟现在功课不忙,不如让安儿搬到臣妾宫中,兄弟俩也好朝夕相伴,增进感情。”

我心中冷笑,她这分明是要争夺安儿的抚养权。“妹妹有心了。”我淡淡地说,“不过安儿刚失去生母,心境尚未平复,不宜再更换环境。本宫这里的宫人都是得力的,照顾一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就不劳妹妹费心了。”她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如常,只是眼底掠过一丝不甘:“是臣妾多虑了。”

她告退后,苏沅从屏风后缓步走出,眉头紧锁:“贤妃娘娘这是要抢小皇子?”我点头道:“她觊觎后位已久,如今李妃不在了,她自然将安儿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苏沅沉默片刻,忽然压低声音说道:“娘娘可知道,贤妃的父亲与当年审理先皇后巫蛊案的官员是姻亲?”

我心中一震:“你怎么知道?”“民女入宫后,一直在暗中查访表姐的事。”苏沅低声回道,“贤妃的父亲与当年的刑部尚书是连襟,这层关系藏得很深,但还是被民女查到了。”这倒是我第一次听说。如果真是这样,那贤妃与先皇后之死,是否也有牵连?

“还有一件事,”苏沅继续说道,声音更轻了,“民女查到,王修仪生前与贤妃交往密切,常常私下相会。”一个个线索逐渐串联起来,隐隐指向那个我最不愿怀疑的人。如果贤妃真是幕后黑手,那她的心机之深沉,当真令人不寒而栗。

中秋宴上,贤妃大出风头。她精心安排的歌舞新颖独特,准备的月饼精致美味,皇上对此很是满意,连连称赞。“贤妃近日越发能干了。”皇上笑着夸赞道。贤妃谦逊地低下头,语气恭顺:“臣妾不敢当,都是皇后娘娘教导有方。”话说得漂亮,但我看得出她眼中难以掩饰的得意。

承璟也很有面子,当众背了一首自己作的诗,虽然略显稚嫩,但五岁的孩子能作诗,已是难得。安儿安静地坐在我身边,看着精彩的歌舞表演,小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还太小,还不懂这些明争暗斗,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宴至一半,安儿突然小声说要小解。乳母领着他下去,却久久未归。我心中渐渐升起不安,让锦书前去查看。锦书匆匆回来,脸色苍白如纸,声音颤抖:“娘娘,小皇子……小皇子不见了!”我大惊失色,立即离席寻找。皇上也闻讯赶来,当即下令封锁所有宫门,命人全力搜寻。

我们在御花园的在御花园的假山背后,安儿终于被找到了。他正蹲在石缝间,专心致志地逗弄着一只蛐蛐。当被问及为何会来到此处时,安儿仰起稚嫩的小脸,说是有一个面生的小太监带他到这里玩耍。

皇上闻讯赶来,面色铁青,厉声问道:"那个带你来的小太监现在何处?"安儿怯生生地摇头,奶声奶气地回道:"他说要去给安儿拿点心,让安儿在这里等着,可是等了很久他都没有回来。"这番说辞让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绝非偶然的走失,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竟有人敢在中秋盛宴这样的场合对皇子下手,其胆大包天令人不寒而栗。

皇上震怒不已,当即下令彻查此事。然而那个小太监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任凭如何搜寻都杳无踪迹。这场意外让年幼的安儿受了极大的惊吓,当夜就发起了高烧。苏沅姑娘彻夜未眠地守候在榻前,用尽毕生所学,终于在天明时分将安儿的高热退去。

"小皇子是受了风寒惊吓,"她疲惫却仍保持着医者的镇定,"待民女开几副安神祛邪的方子,好生调养几日便无大碍。"我望着她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感激之情:"这几日真是辛苦你了。"苏沅却只是轻轻摇头:"照料小皇子是民女的本分,娘娘言重了。"

经此一事,我加强了安儿身边的护卫。不论他去往何处,必有四个太监和两个宫女贴身随行,再不敢有丝毫疏忽。这些日子里,贤妃时常前来探望安儿,每次都会带着承璟一同前来。承璟待安儿极为友善,总是耐心地陪他玩耍,教他认字读书。

"哥哥对安儿最好了。"安儿常常这样天真地说。我看着承璟温良的模样,实在难以将这样纯善的孩子与那些宫廷阴谋联系在一起。若是贤妃当真怀有异心,承璟可会知晓母亲的所作所为?

转眼到了九月重阳,宫中照例设宴赏菊。贤妃的父亲、权倾朝野的镇国公也应邀入宫。我在宴席上见到了这位权势煊赫的老臣。他年约五十,目光如炬,虽面带笑意却自带威严。

"老臣参见皇后娘娘。"他行礼的姿态无可挑剔,眼神中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我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国公不必多礼。"他的目光落在我身旁的安儿身上,意味深长地说:"小皇子眉眼间竟与陛下如此相像。"我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是啊,宫人们都说安儿与皇上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镇国公但笑不语,转而与其他大臣谈笑风生,只是时不时投向安儿的目光,总让我觉得暗藏深意。

宴席结束后,我立即召见了父亲沈尚书。"父亲可知镇国公近日在朝中可有异常举动?"父亲沉吟良久,方道:"镇国公近日与几位武将往来甚密,似乎在筹划什么。"武将。。。。。。难道他竟敢。。。。。。"皇上可知此事?"父亲摇头:"陛下近来忙于边境战事,尚无暇顾及朝中这些动静。"

一股不安的情绪在我心中蔓延。若镇国公真有异心,那贤妃在宫中的所作所为,恐怕就不仅仅是争宠这么简单了。当夜,我梦见先皇后站在满园菊花中,向我伸出手来。"芷儿,"她的声音飘渺如烟,"要当心。。。。。。菊花虽美,却有刺。。。。。。"

我从梦中惊醒,冷汗涔涔。菊花有刺。。。。。。她究竟在提醒我什么?次日前往慈宁宫请安时,太后正在赏菊,见到我便笑道:"皇后来得正好,这盆金龙探爪开得正盛。"我陪着太后赏花,状似无意地提起:"昨日重阳宴上,安儿险些走失了。"太后手中的金剪应声而落:"怎么回事?"我将事情经过细细道来,太后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宫中竟会发生此等事情!"“幸好安儿平安无事,否则臣妾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我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后怕,低声说道,“只是经过此事,臣妾不得不怀疑,这宫中似乎有人对安儿心存恶意,容不得他安然长大。”

太后缓缓放下手中的金剪,目光陡然转厉,声音沉了下来:“皇后此言何意?你心中认为是谁所为?”

“臣妾不敢妄加揣测,未有实据,岂能轻言。”我微微垂首,恭敬却又不失凝重地回应。

太后冷哼一声,眼底掠过一丝了然:“哀家明白你心中所想。不过贤妃……她尚且还没那个胆量做出这等事来。”

这句话意味深长,令我心头不由得一紧。太后是否早已知道些什么?还是宫中风波,从来逃不过她老人家的眼睛?

从慈宁宫缓步离开时,恰巧碰上前来请安的贤妃。她今日身着一袭菊纹宫装,金线绣成的花瓣熠熠生辉,衬得她气质高贵、姿容典雅。

“给皇后娘娘请安。”她行礼的姿态端庄完美,声音柔和得恰到好处。

我望着她那看似灿烂无邪的笑容,忽然觉得,深宫中的每一个人,都宛如这秋日盛放的菊花,表面娇艳华丽,芬芳袭人,实则花瓣之下隐藏着尖锐的棘刺,暗藏锋芒与机心。

而我所需做的,便是辨明真心与假意,小心除去那些可能伤人的尖刺,守护应当守护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明枪暗箭,无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一切,我都义无反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