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辰时四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叶老弟,接下来你有何打算?”白先生关切地问道,“经此一事,你虽立下大功,但也成了众矢之的。刘瑾党羽在朝中盘根错节,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宁波府衙那些人,如今捧着你,只怕也没安什么好心。”

叶舟抿了一口茶,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缓缓道:“先生所言极是。如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王大人已八百里加急上奏朝廷,一切需等圣意裁决。在此之间,我只能谨言慎行,静观其变。”

他顿了顿,看向白先生和吴老板,语气诚恳:“倒是二位,与我交往过密,恐已落入某些人眼中。近日还需多加小心,若无必要,我们暂时减少公开往来,以免给你们带来麻烦。”

白先生和吴老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

“叶小哥放心,老夫活了这把年纪,什么风浪没见过?大不了闭门著书便是。”白先生捻须道。

吴老板也拍着胸脯:“老弟放心,我老吴就是个开茶馆的,他们还能把我怎样?你若有消息,自有隐秘的法子传递。”

感受到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叶舟心中暖流涌动。在这宦海的惊涛骇浪中,这份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离开听海阁,叶舟没有回衙门,而是信步来到了灵桥码头。江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码头上依旧繁忙,但那些属于赵家的泊位和仓库,已被按察司的兵勇查封,显得格外冷清。

他望着奔流不息的甬江,思绪万千。几天之间,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人微言轻、备受排挤的“点卯王”,变成了搅动一方风云的“功臣”。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他想起恩师李正阳教导他刑名之术时的期许,想起自己初入公门时的抱负,也想起在宁波府这几个月所见的种种人情冷暖、官场积弊。破获此案,固然痛快,但也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世间的罪恶,远非抓住一两个凶徒就能根除。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无处不在的人情关系,才是更可怕的敌人。

“知行合一”……王守仁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知道正义所在,便要勇往直前地去践行。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他身侧,是陆青。

“叶兄弟,好雅兴。”陆青看着江面,低声道。

“陆大哥,”叶舟收回思绪,“可是王大人有何吩咐?”

“大人让我告诉你,京师已有消息传回。”陆青的声音压得更低,“刘瑾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在宫中多有动作,试图将此事压下,反诬王大人构陷大臣、邀功买直。”

叶舟心中一紧:“那皇上……”

“幸得朝中几位正直大臣力谏,加之证据确凿,皇上已下旨,严查此案!姜华已被锦衣卫锁拿进京!刘瑾虽未直接牵连,但已失圣眷,势力大挫!”陆青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

叶舟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不过,”陆青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刘瑾虽受挫,但其党羽遍布朝野,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动不了王大人,很可能会将矛头指向你。王大人让你务必小心,近日可能会有调令。”

“调令?”叶舟一怔。

“嗯,”陆青点头,“王大人已上奏,力陈你在此案中的功绩与才能,认为你留在宁波府已不合适,恐遭报复,举荐你前往他处任职,暂避风头,亦能历练一番。具体去向,需等吏部文书。”

叶舟默然。他明白这是王守仁对他的保护。宁波府虽是他的伤心地,却也承载了他最初的梦想和挣扎。骤然离开,心中不免有些复杂。

“我明白了。多谢王大人,多谢陆大哥。”叶舟拱手道。

“自己人,不必客气。”陆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好准备吧,新的挑战,或许就在前方。”

陆青说完,便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码头的人流中。

叶舟独自站在江边,夕阳的余晖将江水染成一片金红,也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调离宁波,是危机,也未尝不是一种转机。

他这叶孤舟,在经历了宁波府的暗礁险滩之后,即将驶向一片更广阔,却也未知的海域。

宦海浮沉,道阻且长。但他心中的那盏明灯,已然点亮。

他转身,向着府衙的方向走去,步伐沉稳而坚定。无论去向何方,他都将秉持本心,在这条“知行合一”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