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八(第1页)
苏辛是霖城音院声乐系流音专业的28级新生。而她与周静初遇,就是在社团招新的时候。
林孟安手持陌生人的手机,在心里说了声抱歉借用一下,然后用面容识别解锁了屏幕。
她打开摄像头的前置相机,确认自己既不是苏辛,也跟周鸣长得没有半点相像,就退到主界面,锁屏后把手机放回口袋。
苏辛说过,周静是29届毕业生。她入学那一年,这人已经站在保研和留学的分叉路口。
如果那天不是恰好星期天,周静又刚巧作为学姐被叫回去演出,两人不见得能熟起来。
苏辛当时感兴趣的是阿卡贝拉,周静也曾经是这个社团的成员。只不过这次回到学校,她是作为木管五重奏的巴松乐手被拉回来的,跟作曲系合作了一首新作品。
作曲系那位不愧是受过钱教授指点,在这首里把五样乐器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给每位乐手足够的高光,同时应答与合奏又十分和谐。
巴松solo乐句诙谐生动,与其它乐器合的时候又足够沉稳。
林孟安接收了自己所在躯体原主的记忆,了解到这人正是要去交响乐厅送谱子,不禁感叹这还真是巧了,正好顺路。
霖城音院的交响乐厅和室内乐厅是在同一个建筑的两侧,内部也有可以联通的走道。
这在当年方便了周静在阿卡贝拉社团和木管五重奏之间赶场,现在方便了林孟安去送谱子顺带见证一下苏辛和周静的初遇。
苏辛沿着当年走过的连廊再走一遍,没有因为一切重现而加快进度。
她在中学时并不喜欢上学。中考后突然遭逢家变,勉强把高中读下来,没有机会上大学,才开始觉得遗憾。
等到工作几年后,她带着疲惫的身心考回学校,已经不只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执念。
刷学历、攒人脉、搏名声,苏辛确实目的不纯粹,她认为这些对她的将来有用处。
更何况,象牙塔并不完美,却是让她有机会休养几年调整状态的最佳场所了。
毕竟在校真正要学的很多知识,其实她早就在团期间学过了。前司在打造女团的很多方面一塌糊涂,唯独在课程上不算亏待她们。
当然,这也是队友们当初一起争取的。
苏辛像当年一样慢慢走过每个社团的摊位,听这些比她年纪还小的学姐们的讲解,手里攒了一把简易、搞怪或精美的宣传页。
她转了一圈,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想法。
转型后的高压两年,不续约,治疗嗓子,紧张备考,再到入学。这一路就像赶场一样匆忙。
大多音院卡年龄卡得很厉害,这行既吃努力也吃天赋,还要看财力。有天赋的学生也需要大量汗水和从小到大的课时费支撑,否则是不是能坚持学下来都是未知数。
苏辛很早就想过走专业,不论是否是客气,她也曾经被小课老师夸过有天赋。林孟安艺考那年说的那些,她都能理解。
成长环境不同,苏辛没有在音乐之外再尝试其它方面道路的打算,也不存在资源托举她。
霖城音院本科全日制招生面向社会考生开放,每年专业不定,那年卡的是年龄30岁以内,刚好开放了流行音乐(演唱方向)。
错过这次机会,等到再开放名额,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苏辛在考上之后松了口气。她打算大学期间只参加一个社团,但要多去听校内音乐会,多跟老师套瓷。
最后那条倒不是为了考研。她没有考研的规划,但认为跟人品好且负责任的老师保持长期良好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毕业后工作机会更多,状态出问题了也能有人指点一二。
林孟安走到交响乐厅才回过神来,自己不必掌控这具身体啊。
原主既然出现在苏辛的梦里,哪怕是作为路人,也在这个时间段与梦境主人的物理距离不会特别远,而且移动方向很可能是趋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