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双面陈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雾川市的秋雨总带着一股沁骨的凉。陆沉站在刑警队的窗前,看着雨丝斜斜地织在玻璃上,模糊了远处新城区的高楼。桌上摊着陈默的尸检报告,法医的字迹冷静得近乎冷漠:“死因确认机械性窒息,颈部勒痕与常见钢丝绳吻合,胃容物中安眠药成分与钟慎体内一致,死亡时间锁定在钟慎死后三小时内。”

三小时。陆沉指尖在报告上敲出轻响。钟慎凌晨两点到四点间死亡,陈默则在凌晨五点到七点间遇害。这意味着凶手在杀害钟慎后,几乎没有停顿,立刻对陈默下手——如此急切,像是在灭口。

“陆队,陈默的背景挖到新东西了。”小李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摞文件,雨衣上的水珠在地板上洇出深色的痕迹,“这是他的户籍底档,你看这个。”

文件最上面是一张泛黄的户籍卡,户主栏写着“陈守业”,下面列着三个儿子:长子陈立,次子陈默,三子陈安。陆沉的目光停在“陈安”的名字上,出生日期是1995年——比钟宇的伪造年龄小三岁。

“陈安……”陆沉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忽然想起钟宇后颈的假胎记,“钟宇就是陈安?”

“八九不离十,”小李把一份DNA鉴定报告推过来,“我们取了陈默的DNA样本,和钟宇的进行比对,亲缘关系概率99。99%。钟宇,不,陈安,就是陈家老三。”

陆沉拿起报告,指腹划过“亲缘关系”四个字。陈家三兄弟,陈立死于沈曼之手,陈默死于陈安(钟宇),而陈安则披着“钟慎养子”的外衣,亲手将所有知情人推入地狱。这场横跨二十五年的恩怨,最终成了陈家内部的血色轮回。

“陈默的社会关系查得怎么样?”陆沉问。

“很简单,”小李翻开另一份文件,“他这些年一直在邻市打零工,住最便宜的出租屋,没结婚,没朋友,唯一的联系就是一个匿名邮箱,收件人是……钟慎。”

“他和钟慎有联系?”陆沉挑眉。

“不止是联系,”小李调出邮箱记录,“从三年前开始,陈默每个月都会给钟慎发一封邮件,内容都是同一句话:‘镜子该还了’。而钟慎的回复只有两个字:‘等着’。”

三年前……陆沉想起钟慎日记里的内容,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他频繁提到“陈默的影子”。看来陈默从未放弃复仇,他一直在用这种方式逼迫钟慎,而钟慎则在拖延——他们之间一定还有未说破的秘密。

“陈默的出租屋搜查过了吗?”

“搜了,”小李的表情有些古怪,“除了几件旧衣服,只有一本日记和一张照片。”

日记很薄,字迹潦草,充满了暴戾的情绪:

“哥的坟头草又长了,钟慎这个老东西还活着,天理难容!”

“沈曼的小崽子居然成了钟慎的养子,这世界真可笑。他看着我的眼神像在看猎物,可惜他不知道,我才是猎人。”

“林国栋最近和张启明走得很近,他们在密谋什么?红月码头的暗舱……难道赃款还在那里?”

“明天就是十五了,红月会照出所有罪恶。钟慎,你的死期到了。”

最后一篇日记停留在钟慎遇害当天,字迹被墨水晕开,像是写的时候手在颤抖。陆沉注意到,日记里反复提到“十五”这个日期——1998年10月15日是沈曼遇害日,钟慎和陈默的死,似乎也被刻意安排在相近的日期,像是一场血腥的祭奠。

“照片呢?”陆沉问。

小李递过一张褪色的拍立得,上面是两个年轻男人的合影,一个是年轻时的陈默,另一个穿着警服,眉眼锐利,左手手腕上戴着一块旧手表——正是陆沉父亲陆正国当年常戴的那块。

“这是……”陆沉的心脏猛地一缩。

“照片背面有日期,2008年3月,地点是红月码头。”小李补充道,“我们查了那天的天气,也是这样的雨天。你父亲失踪后的第三年,和陈默见过面。”

父亲和陈默见过面?陆沉的手指抚过照片上父亲的脸,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苦涩的笑,像是在说什么艰难的话。他们聊了什么?是关于铜镜,还是关于陈家的恩怨?

“还有更奇怪的,”小李拿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半张火车票,“在陈默的枕头下找到的,出发站是雾川,终点站是邻市,日期是钟慎遇害前一天,但票没有使用过。”

他买了票却没走。陆沉皱起眉,陈默明明计划在杀害钟慎后离开,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

“对了陆队,”小李忽然想起什么,“林岚那边有新情况。她在孤儿院找到一本旧相册,里面有张1998年的合影,除了沈曼、钟慎他们,还有一个小女孩,眉眼和林岚很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