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功(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小张带领传媒团队,深入社区、养老院、医院,记录真实用户故事:

-杭州一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在看到AI修复的全家福后,第一次认出女儿;

-温州一名退伍老兵,通过“心声”系统听到自己1979年战地录音,热泪盈眶;

-宁波一对失独父母,使用“对话”功能与“虚拟孩子”对话,获得心理慰藉。

这些故事被制作成3分钟微纪录片,在B站、抖音、微信视频号发布。其中《**“妈妈,我回来了”——AI修复50年记忆**》单条播放量突破800万,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转发。

**“我们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传递希望。”**小张说。

20XZ年5月12日,心光科技迎来第一笔正式收入:**500元**。

一位用户通过平台购买了“高清修复+相册制作”服务,用于母亲七十大寿的礼物。他留言:“**我不想只给妈妈一张照片,我想送她一段人生。**”

团队将这500元打印出来,装裱在相框里,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

“这不是钱,这是信任的开始。”文文说。

他们没有立即分红,而是将全部收入投入技术优化,购买了第一台专业级图像处理服务器。

他们推出“**百人体验官计划**”:邀请100位真实用户免费试用产品,提交反馈,成为产品共建者。

每位体验官都获得“心光合伙人”称号,并可参与产品决策投票。这一举措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3个月内,用户数突破**10,000人**,日活达1200人。

他们还与杭州市老龄委合作,开展“**记忆守护行动**”,为1000位独居老人免费修复老照片,并举办“岁月如歌”记忆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XZ年8月,某知名天使投资人陈明在看完“心光”团队的路演后,当场递出投资意向书:**投资50万元,占股10%**。

“我不是看中你们的技术,”陈明说,“我是被你们的**初心**打动。在这个追求‘快钱’的时代,你们在做一件‘慢而深’的事。”

他提出唯一条件:“**保持独立,不要被资本带偏。**”

团队经过三天闭门讨论,最终接受投资,但附加条款:

-投资方不参与日常运营;

-公司每年发布《社会价值报告》;

-利润的5%用于公益项目。

**“我们不是在融资,而是在寻找同路人。”**超超在日记中写道。

回顾创业起步的278天,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327次技术迭代;

-189份用户访谈;

-47场社区宣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