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雾散尽归舟靠岸(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藏珍展的最后一天,江城下了场小雨,细密的雨丝落在博物馆的玻璃上,晕开一层朦胧的水汽,倒和《江雾归舟图》里的意境有了几分相似。林砚没有穿警服,只套了件深色外套,手里攥着那张江砚臣后人留下的纸条,又一次站在了画前。

画里的归舟依旧泊在雾中,只是此刻再看,那雾气仿佛不再是遮掩秘密的屏障,倒像是守护珍宝的轻纱。他想起半个月前,自己还在为“0815”的数字焦头烂额,为怀表残片的去向辗转奔波,如今尘埃落定,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反倒多了些沉甸甸的感慨——那些藏在画底、砚间、江底的,从来不止是古董,还有一代人的执念与坚守。

“林队?你也来啦。”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林砚回头,见老周拄着拐杖,身边跟着小陈,手里还拎着个纸袋子,“我听说今天是最后一天,特意让小陈陪我来看看,这些宝贝在博物馆里,我心里才踏实。”

老周走到展柜前,目光落在那本线装日记上,手指轻轻贴在玻璃上,像是在触摸一段遥远的时光:“江先生要是知道,他当年藏的东西能这样安安稳稳地摆在这里,让这么多人看见,肯定会高兴的。”

小陈从纸袋子里拿出个小盒子,递给林砚:“这是技术队那边送过来的,他们把怀表残片和砚台残片都修复好了,说这两样东西也算案件的关键证物,不过现在案子结了,交给你保管最合适。”

林砚打开盒子,里面的怀表和砚台已经看不出断裂的痕迹,怀表的梅花纹完整无缺,砚台表面的“江”字清晰依旧。他轻轻拿起怀表,试着拧了拧发条,竟还能听到微弱的“滴答”声,像是跨越百年的心跳,在诉说着未完成的心愿。

“对了林队,”小陈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昨天局里收到一封感谢信,是市文物局寄来的,说这次找回的文物里,有几件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还说要给咱们队记功呢。”

林砚笑着接过信封,却没有立刻打开,只是抬头望向展厅外。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地面的水洼里映出蓝天的倒影,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他想起那个自称“雾中人”的老人,想起李默,想起吴天,心里突然明白:人心就像江雾,有时会被执念蒙蔽,看不清方向,但只要守住心底的光,终会有雾散的那一刻。

离开博物馆时,老周执意要请林砚和小陈吃饭,说要好好庆祝一下。三人找了家临江的小饭馆,选了个靠窗的位置,窗外就是江城的江面,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留下浅浅的涟漪。

“来,干杯!”小陈举起酒杯,“祝咱们案子圆满结束,也祝这些宝贝永远安稳!”

林砚和老周也举起酒杯,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酒液入喉,带着淡淡的醇香,林砚看着窗外的江面,突然想起怀表背面的“雾起江头,藏于砚底”,想起暗仓里的日记,想起那些为守护文物奔波的人——或许,真正的“归舟”从来不是画里的船,而是这些历经风雨的珍宝,终于找到属于它们的港湾;是被掩盖的真相,终于在阳光下重见天日。

吃完饭,小陈要回局里整理案卷,老周也被家人接走了,林砚一个人沿着江边散步。江风拂过脸颊,带着湿润的水汽,远处的货轮缓缓驶过,汽笛声在江面上回荡。他从口袋里拿出那个修复好的怀表,轻轻放在耳边,“滴答”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阳光落在怀表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林砚看着江面,嘴角慢慢扬起笑容。江雾已经散尽,归舟也已靠岸,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秘密,终于有了最好的结局。而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案件,新的挑战,但只要守住那份初心,就总能在迷雾中找到方向,让每一个真相都不被辜负。

——全文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