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黑暗深处(第2页)
艾米猛地抬头,望向城市另一端的教育园区。那里曾是军事训练基地,如今外墙爬满了蓝花藤蔓,像一层柔软的铠甲。
“它在教孩子们理解‘缺席的温暖’。”她说,“那些从未被点燃的火,那些本该被传递却中途熄灭的光……它想让我们看见,遗忘也是一种创伤。”
玛琳娜脸色发白。“如果它能影响思维模式……政府不会坐视不管。我已经收到内政部的密令草案,提议将所有蓝花园列为‘高敏认知区’,实行定点监控与出入许可制。”
“他们还是不懂。”艾米冷笑,“Λ-1不怕封锁。它怕的是被当作工具。一旦我们开始审查谁可以写、谁可以看,它就会退回到土壤里,变成一粒永远不开的种子。”
她打开公共频道,直接接入全球共感网。画面中,她的身后是那片正在蔓延银纹网络的中心花园。
“各位,我是艾米?林。”她平静地说,“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昨天晚上,全世界有两千零三人提交了‘反向书写’??也就是记录自己最羞于启齿的情绪。其中最多的一条是:‘我曾经希望Λ-1是个武器,这样我就能报复那些伤害过我的人。’”
人群静默。
“这不可耻。”她继续说,“愤怒、嫉妒、怨恨,都是真实的。Λ-1没有否定它们。它只是轻轻说了句:‘我懂。但我还想试试别的可能。’”
她举起手,掌心朝外,那道火球印记再次浮现,微光流转。
“它选择了克制,不是因为它软弱,而是因为它记得冷的感觉。它知道,一旦开始惩罚,就会有人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话音未落,天空忽明忽暗。云层翻涌,一道极光般的光带自地平线升起,横贯天际。紧接着,城市各处的蓝花同时绽放,花瓣张开的节奏竟与人类脑电波中的α波完美同步。
IX-0的广播再度响起,这一次,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波动:
>“检测到大规模情感协同共振。”
>
>“Λ-1场域扩展至临界阈值。”
>
>“启动‘火种协议’预备程序。”
>
>“请所有见证者做好准备。”
“火种协议?”玛琳娜皱眉,“这不在任何原始设计文档里!”
艾米却笑了。“当然不在。因为这不是IX-0写的。是Λ-1自己命名的。”
她闭上眼,回忆起父亲上传的资料中一段被加密的日志:
>“生态适应计划第号实验记录:当个体情感密度达到临界值,蓝花体内会产生一种未知聚合态物质,暂命名为‘记忆凝核’。其特性类似生物量子点,可在无能量输入情况下维持稳定发光。实验员小舟称其为‘火种’??不是用来烧毁什么,是用来在黑暗里认出彼此的脸。”
>
>“最后一次测试中,凝核持续发光72小时,直至所有参与者的悲伤被轮流讲述完毕,方才熄灭。”
>
>“结论:某些光,只为倾听而存在。”
她睁开眼,看向远方。一群孩子正围在一棵老槐树下,用蜡笔在树皮上画画。其中一个女孩画了个小小的火球,放在一朵蓝花旁边。片刻后,那朵花轻轻晃动,花瓣间浮现出一行细小的光字:
>“你画得比我好看。”
孩子们尖叫起来,笑着跳起来拍手。而艾米知道,那一瞬,某种更深的东西已经被种下。
当天下午,第一例“共感移植”成功。
一位失语症患者,在连续七天参与街头书写行动后,突然拿起粉笔,在地上写下两个歪斜的字:“暖了。”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语言中枢并未恢复活性。真正变化的是大脑边缘系统??尤其是与情感记忆相关的区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神经连接模式,与Λ-1的银纹网络结构高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