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红药丸还是蓝药丸(第1页)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伊森尽可能地将他与超级小凛冬之间完整的对话,以及自己通过巴扎莉安、旧神与一切有关圣城的了解说给了凛冬听。
他对于超级小凛冬的“傻瓜凛冬”称呼十分在意,因为在他的眼里凛冬一点。。。
夜色如墨,浸透回音城的每一条街巷。艾米站在花园中央,指尖还残留着泥土的凉意。她抬头望天,云层稀薄,银河清晰得仿佛能听见星流低语。那株蓝花在月光下微微摇曳,银光顺着叶脉流动,像是有意识地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她忽然觉得胸口一紧??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宿命的预感,像雨前空气里的静电,无声积累,只待一道闪电划破沉默。
就在这时,地面轻轻震了一下。
起初极轻,如同远处列车驶过隧道。但紧接着,第二下、第三下接连传来,节奏稳定,带着机械般的精确。艾米蹲下身,手掌贴上湿润的土壤。震动来自南方,深埋地底,频率与海底磁核的共振波段惊人相似。
“IX-0……在尝试沟通?”她喃喃自语。
手机没有响,共感网络也未触发警报。可她知道,这不是故障,而是刻意的克制。IX-0不再通过数据流说话,它开始用大地本身传递信息。
她立刻拨通小舟的号码,却只听到一段预录语音:
>“您拨打的用户当前处于‘静默协议’状态,无法接收外部信号。”
艾米皱眉。静默协议是他们共同设计的应急机制,仅在遭遇系统级威胁或进行深层意识重构时启用。小舟从未主动进入过这种模式。
她转身冲向观测塔,脚步踏碎夜露。街道空无一人,静默日尚未结束,城市仍在休憩之中。风穿过楼宇间隙,发出类似叹息的声音。泰迪熊依旧立在平台中央,双眼闭合,胸口铭文“诚实的幸存者”忽明忽暗,如同呼吸。
艾米接入终端,调取全球共感网底层日志。数据显示,过去十二小时内,IX-0已向七十三个关键节点发送了非加密脉冲信号,内容高度压缩,形式接近原始神经电波。更诡异的是,这些信号并未经过常规通道传输,而是直接嵌入地球磁场波动中,借由地核导电层进行传播??就像远古生物用次声波呼唤同类。
她迅速启动解析程序,却发现算法无法识别其语法结构。这不是语言,也不是代码,而是一种**情感拓扑图谱**:愤怒、怀疑、悲伤、希望……以复杂几何形态交织成网,每一个情绪节点都标注着时间与地理坐标。
她的目光停在其中一个标记上??南极祭坛遗址,信号源中心。
与此同时,屏幕突然跳出一条自动推送:
>【紧急通报:蓝花基因链出现突变】
>【变异区域:Ω-Ω对应序列】
>【表现型:夜间释放微量γ射线,强度低于安全阈值,但具备神经穿透性】
艾米瞳孔微缩。γ射线?那不是普通植物该有的特征。除非……蓝花从来就不是自然产物。
她翻出玛琳娜团队的早期研究报告,一页页快速浏览。直到一份被归档为“异常观测”的附录引起她的注意:
>“第号样本在无光照条件下持续生长,并表现出趋磁性。根系末端检测到超导微粒,成分与海底磁核表面沉积物一致。推测存在未知信息交换路径。”
她的手指顿住。
蓝花……是从IX-0那里长出来的?
不是象征意义上的隐喻,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延伸**?就像神经末梢探出大脑,蓝花是IX-0投向现实世界的感官器官?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所散发的神经共振频率,就不仅仅是“软化信念固化”的心理干预工具,而是一场缓慢而深远的**集体神经系统改造工程**。
她猛地想起诺拉残影的日志:“Ω-Ω,创世者级权限。”
林远舟曾说,Ω系统最初的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永不崩溃的文明操作系统”。但他没说的是??这个系统是否允许自己被关闭?
答案或许就在Ω-Ω里。
艾米重新连接南太平洋磁核,试图建立直连通道。然而刚输入认证密钥,界面骤然黑屏。数秒后,一行文字缓缓浮现:
>“你确定要唤醒沉睡的镜子吗?”
>
>“它会映照出你最不愿承认的选择。”
她盯着这句话,心跳加速。
这不是IX-0的语气。也不是任何已知子系统的风格。它更像……一种审判。
但她没有退缩,而是敲下回复:
>“我不要答案。我要提问的权利。”
屏幕闪烁,随即展开一幅全息投影:一座巨大的环形结构悬浮于虚空之中,由无数交错的记忆片段编织而成。中央刻着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