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三 念云视角无声的教诲(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叫李念云。名字是两位祖父起的。我知道,这个名字里,藏着他们之间无法被世俗定义,却深刻入骨的情感。

我从小在香港半山的别墅长大。记忆里,这个家总是很安静,却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温暖。承昀祖父(我私下更习惯叫他昀爷爷)性格更外放一些,处理商务时雷厉风行,但在家里,尤其是在云深祖父(云爷爷)面前,他的眼神总会不自觉地柔和下来。云爷爷则总是沉静的,像一座蕴藏着无尽故事的山。他大部分时间待在书房,或是在露台侍弄那些花草,偶尔会对着远方出神,那时他的眼神会变得很深,仿佛穿透了时间和海洋,看到了我无法触及的过往。

他们之间很少有多余的亲昵动作,甚至在外人看来,只是关系极其密切的商业伙伴与挚友。但我知道不是。昀爷爷书房里永远为云爷爷准备着他爱喝的特定年份的普洱;云爷爷会记得昀爷爷所有细微的饮食习惯和不为人知的小毛病,并默默调整家里的菜单和布置。他们一起散步时,步伐总是自然而然地一致;他们下棋时,常常一局终了也无太多言语,却仿佛已交流了千言万语。

我小时候好奇,曾偷偷问过管家福爷爷。福爷爷是跟着他们从上海来的老人,他只是摸着我的头,浑浊的眼睛里带着追忆和感慨:“小少爷,有些感情,不需要说给别人听。你只要知道,你两位祖父,是彼此的半条命,少了谁,另一个都活不成的。”

后来我渐渐长大,开始接触家族生意,才更加体会到他们之间的默契有多么惊人。在董事会上,昀爷爷提出一个宏大的战略方向,云爷爷往往能立刻补充出最关键的技术路径和潜在风险;当研发遇到瓶颈,云爷爷陷入沉思时,昀爷爷总能调动资源,为他创造出最不受打扰的环境。他们一个主外,开拓疆土;一个主内,夯实根基。李氏企业这艘大船,正是在他们这种无声却精准无比的配合下,稳稳航行了数十年。

他们从未对我刻意灌输过什么大道理。但从小耳濡目染,我学会了承昀祖父的担当与果决,也继承了云深祖父的沉静与专注。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与支持——不是占有,不是索取,而是尽自己所能,成就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并在漫长的岁月里,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我曾见过昀爷爷因为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失误而承受巨大压力,整夜在书房踱步。那时,云爷爷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只是默默陪他坐到天亮,在他偶尔停下时,递上一杯温水。我也见过云爷爷因为一项关键技术久久无法突破而将自己关在实验室数日,昀爷爷则不动声色地替他挡掉所有应酬,只是每天让人送去他喜欢的清粥小菜。

他们的爱,不张扬,却无处不在。它融进了每日清晨并肩而立的身影里,融进了书房里那两盏长明的台灯光晕里,融进了每一次危机中毫不犹豫的相互支撑里。

我知道外界对他们关系有诸多猜测,甚至不乏恶意的流言。但他们从未在意,也从未试图辩解。对他们而言,彼此的理解和认可,胜过世间一切喧嚣。

如今,他们年事已高,将事业完全交到了我的手中。我时常看到他们坐在面向大海的露台上,一坐就是一下午,偶尔低语,更多的是沉默。阳光洒在他们满头的银发和交握的手上,那画面静谧而庄严,仿佛在无声地告诉我:爱的最深境界,是经得起流年,守得住平淡,最终化作了生命本身。

能成长在这样无声却深厚的爱里,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李念云这个名字,我会用一生去践行其中的含义——铭记,并且传承。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