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归来兮(第3页)
“随时都可以。”张云深的目光始终温和地落在他身上。
“好,那我让秘书帮你安排办公室和相关事宜。”
就这样,还俗的张云深,以一种出乎意料又顺理成章的方式,进入了李承昀的生活和工作圈层。
起初,商行里的一些老人对这位空降的、背景成谜的“张顾问”颇有些微词,尤其是他过于年轻俊美的外貌和那身与众不同的沉静气质,显得与商界的氛围格格不入。但很快,张云深便用他渊博的学识和精准的眼光,让众人刮目相看。
一次,商行收到一批抵押的古董,其中一件号称是宋代官窑的瓷瓶,几位老朝奉都打了眼,认为是真品,准备高价收下。张云深只是上手摸了摸,看了看釉色和底足,便淡然指出几处破绽,断定是清末仿品,价值不足真品十分之一。后来经过多方验证,果然如此,为商行避免了一大笔损失。
还有一次,他在一个不起眼的旧货摊上,花极低的价格淘到一方田黄石印章,经他鉴定,竟是明代一位著名篆刻家的真品,价值翻了几百倍。
不仅如此,他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商务谈判时,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智慧,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他虽言辞不多,但句句在理,让人信服。
李承昀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张云深的好奇与欣赏与日俱增。这位曾经的法师,仿佛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总能带给他惊喜。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倚重张云深,不仅是在古玩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商业决策上,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而张云深,始终恪守着顾问的本分,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他细心周到地协助李承昀处理各项事务,却从不逾矩。他就像一道沉默而可靠的影子,悄然融入李承昀的世界,细心观察着他的喜好,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恰到好处的热茶,在他遇到难题时提供独到的见解,在他被各方势力纠缠时,巧妙地为他挡去不必要的应酬。
李承昀发现,有张云深在身边,他似乎能更专注地思考,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而且,不知从何时起,他习惯了在做出决定前,问一句:“云深,你怎么看?”也习惯了在加班至深夜时,抬头能看到隔壁办公室那盏为他亮着的灯,以及灯下那个沉静阅览文件的身影。
这种陪伴,无声无息,却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了他的生活。
这一日,李承昀因为一单与洋行的大生意,连续忙碌了数日,终于在所有细节落定后,感到了深深的疲惫。晚饭时也没什么胃口,只草草吃了几口,便回到办公室,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朦胧中,他似乎又闻到了那清冷的、带着一丝梅香的檀香气息,仿佛回到了皖南的茅屋。然后,他感觉到有人轻轻为他盖上了毯子,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件稀世珍宝。那人的指尖,似乎无意间拂过他的额发,带着一种熟悉的、令他安心的温度。
他迷迷糊糊地想睁开眼,却困得厉害,只含糊地呓语了一声:“云深……”
守在沙发边的张云深,听到这声无意识的低唤,身体猛地一僵,深邃的眼中瞬间翻涌起滔天的巨浪,有震惊,有狂喜,有难以置信,还有那压抑了太久太久的、几乎要决堤而出的深情。
他缓缓蹲下身,近乎贪婪地凝视着李承昀熟睡的容颜,灯光在他柔和的脸上投下长长的睫毛阴影。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几乎控制不住地想要去触碰,去确认。
但最终,他只是紧紧攥住了自己的手,将所有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
现在,还不行。
他不能吓到他。
这一世,他必须以全新的身份,一步一步,重新走进他的心里。
他就那样静静地蹲在沙发边,如同最忠诚的守护者,直到李承昀的呼吸重新变得深沉平稳,才悄然起身,熄灭了大部分灯,只留下一盏昏暗的壁灯,然后轻轻退出了办公室,带上了门。
门外,月光如水。张云深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仰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那颗沉寂了十二年的心,正为了办公室里那个人,而剧烈地、鲜活地跳动着。
他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
但他甘之如饴。
(第四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