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进入戏院地图竟遇可疑人士(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半小时后,四人从公交车上下来,语蚀音看着周围,又朝三人看去:“各位,跟我来。”

“好咧语哥。”

三人跟着语蚀音朝着戏院走去,陈见山看着远处古色古香的戏院轮廓,好奇询问语蚀音:“语哥,你们这戏院看起来很有年头了啊?”

语蚀音目光望向戏院上那些飞檐翘角,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重:“嗯,据说是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后不久建的,几经翻修,架子还是老的。”

“微班进京?清朝!我去…这么古老的咩语哥?”

语蚀音点头:“京剧本就是融合的产物,徽剧、汉调、昆曲、秦腔…在此地融汇贯通,方成国粹,祖师爷们若在天有灵,看着这方舞台,想必也是欣慰的。”

王河砚若有所思:“哦…就像…嗯…《记录者》里把各种非遗技艺融合成新技能树?”

江曲幽点头:“数据重构与整合,本质相通。”

陈见山一拍手:“对对对!就像把苗舞、傩戏、木偶戏还有咱们的京剧,全塞进百戏门的大熔炉里!”

语蚀音听着这过于现代化、甚至有点“大逆不道”的比喻,嘴角微微抽动,但最终还是无奈地默认了:“…虽不中,亦不远矣,走吧,现在过去,正好赶上下午的课。”

三人立刻会意,异口同声地笑道:“明白!就像《记录者》里接任务赶时间一样嘛~唉…要是有记录点传送过来就好了…”

“你们啊…嗯?”

语蚀音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眼神锐利地扫向戏院侧门的方向。

那里三三两两站着几个穿着统一深色卫衣、帽子压得很低的人,看似在玩手机,但姿态松散,眼神却不时瞟向戏院门口。

语蚀音眉头微蹙,一个转身,领着三人拐进旁边一条更窄的巷道。

“这边近,走。”

“诶?等等我们咧。”陈见山立马跟上语蚀音。

其他俩人互相对视一眼,也跟上他们。

接下来的路程,语蚀音带着他们在迷宫般的胡同里七拐八绕,走的净是一些连本地人都可能忽略的小道。

陈见山一开始还没察觉,直到第三次经过一个似曾相识的石墩子,才忍不住开口:“语哥…我们是不是…在绕远路啊?”

语蚀音这才停下脚步,确认四周无人后,压低声音:“你们刚才也看到了吧,戏院门口那几个生面孔。”

“什么意思?难道…不是吧!”

江曲幽和王河砚也纷纷皱眉。

语蚀音神色凝重,点点头:“最近这一个月,我总能注意到他们,人数不定,但总在附近。

他们什么都没做,就是晃悠…但感觉不对。”

“难道是…监视?定点?”陈见山瞳孔地震。

江曲幽皱眉:“是同一伙人吗?除了晃悠,还干了什么?”

“就是因为什么都没做,我才感觉不对劲…”语蚀音轻轻吸了吸鼻子,眉头锁得更紧,“尤其是他们身上的烟味…混杂着一种说不上来、有点刺鼻的化学品味道…让我很不舒服,好像…八年前那个人。”

“那个星探?!”陈见山吓得后退一步,“不是吧…阴魂不散?”

“不确定,味道太杂,而且只有今天才有这气味像,”语蚀音摇摇头,“这片是老街区,流动人口多,监控也有死角,治安一直算不上顶好。

总之,小心点,总没错。”

王河砚了然:“原是如此…蚀音你心细如发。”

江曲幽已经开始记录:“可疑人员,周期性出现,气味异常,行为模式待观察。”

陈见山则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我靠!语哥,就你这嗅觉灵敏度,要是专门练练,必能当个人形警犬…啊不是!是气味分析专家!”

语蚀音面无表情地瞥了他一眼:“谢谢建议。不过,比起在尘土里追踪可疑气味,我更倾向于在台上演绎《贵妃醉酒》的馥郁芬芳。

我建议你把这份洞察力用在你的游戏攻略上。”

陈见山表示被怼得哑口无言。

这时,江曲幽看着手机屏幕上因为频繁拐弯而几乎失效的导航,若有所悟:“…这片区域的电子地图精度确实不高,路径规划混乱。

从信息遮蔽的角度看,这里…反而很安全?”

语蚀音点了点头,确认已经甩开可能的视线后,才带着他们走向戏院的后门:“到了,记住,最近来去都留个心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