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古代朝堂世界 3(第1页)
当今,皇帝驾崩,储位空悬,朝局动荡,风雨欲来。
先皇之死,来得突然,病因成谜。宫中太医束手无策,连最擅岐黄之术的国手也束手无策。
民间传言四起,有人说是天命已尽,也有人说是有人暗中下毒。
但无论如何,真相被深锁宫墙之内,无人敢言。
先皇登基之初,正是倚仗皇后一派势力稳固朝局。
然皇后母族势大,外戚干政,日久生变。
皇后之子李濯,乃先皇次子,性情温和,素有“妇人之仁”之称,虽聪慧仁厚,却少了几分帝王应有的杀伐果断。
而长子李玉,乃先皇宠妃所生,自幼聪慧果敢,深得先皇宠爱。
先皇晚年,愈发忌惮皇后一党权势滔天,意欲废后,改立宠妃为后,立长子为太子,以图削弱外戚势力,重掌皇权。
然此举尚未成行,风声却已泄露。
不久,先皇忽染重病,病势汹汹,药石无灵。皇后日日侍奉榻前,神情哀戚,然宫中却暗流涌动。
先皇驾崩当夜,宫中突发大火,烈焰冲天,烧毁数殿,遗诏亦随之焚毁,踪迹全无。
遗诏失踪,储君之位空悬,朝堂内外风声鹤唳。
皇后一党势大,朝中文武多为其门生故旧,根基深厚,难以撼动。
而忠于先皇的旧臣,虽疑皇后派暗中毒手,然无凭无据,不敢妄动,只能暗中筹谋,誓保正统。
于是,一场关于皇位的暗战悄然展开。
有人主张“立长不立幼”,力推大皇子李玉为帝;
也有人以“二皇子仁厚,堪为明君”为由,欲扶李濯登基。
然背后真正的较量,却是皇后派与先皇旧臣之间的生死博弈。
皇后派势大,旧臣不甘,暗中派遣刺客,欲除李濯,断其后路。
而李濯虽仁厚,却并非无能之辈,早已察觉风声,暗中布防。
兄弟阋墙,母子离心,朝堂之上,刀光剑影,步步杀机。
-----------
夜漏三更,京城西南隅的“听雨巷”忽然飘起细雨。
巷底那座不起眼的青瓦小院,暗里却布着三重铁卫、两层弩楼,连檐角蹲兽的瞳孔里都嵌着西域夜光石
——这里正是李濯的“民间窟”,除皇后与四名心腹外,无人知其存在。
李濯今夜却有些心不在焉。
酉时刚过,他遣散随侍,只留一名老阉在门房煎药。
他自己披着一件素白寝衣,赤足踱到后堂,将一盏鎏银小灯放在案上,灯罩上绘的是只蜷尾野猫——与当年宫墙边那只极像。
案旁已摆了一柄短剑,剑身刻“拾柒”二字,是去年从一名死去的刺客身上拔下来的。
他伸手摩挲剑脊,指腹顺着血槽游走,像在抚一条不肯屈服的脊骨。
“殿下,药好了。”老阉轻叩门扉。
“放凉再送。”
李濯声音低哑,却带着笑,
“今夜有客,别烫着她。”
老阉愕然,却不敢多问,悄声退下。
雨声渐密,院墙外的榆树簌簌作响。李濯吹熄了灯,只留窗外雨线透进来的微光。黑暗里,他轻声道:
“阿执,雨大,别再蹲梁上了。”
——声落,窗棂“吱呀”一声被风顶开,一道黑影翻入,落地时血腥味盖过了雨气。